今年8月,徐阳能被调到苍溪县新闻信息中心服务。“他能很快适应工作的转型,很多人实习需要几个月,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到一个月就能够单独去跑新闻了。”苍溪县新闻信息中心的欧凤娟依然记得,这个比自己大两岁的高个子经常拿着新闻稿件来向她请教。这让她感到有些惭愧:“他那种不耻下问的精神,正是我们年轻一代所缺少的。”
在欧凤娟的印象中,徐阳能的办公桌上,一直堆放着厚厚的书籍。平日里,他总是拿着笔在书上圈圈点点做笔记。
尽管每月拿着不多的志愿者补贴,但徐阳能从未懈怠过自己的工作。今年9月9日,他乘车前往广元市区报名参加高中教师资格考试,来回230公里的路程,他早上去,下午就回到单位了,没留一点休息时间。苍溪县新闻中心主任杨德凡对这个小伙子刮目相看:“虽然他相貌言语都不惊人,但是他执著追求梦想的精神打动了我。”
徐阳能一直在追梦。即便在为前途担忧的时候,他仍然会给自己鼓劲。“成功不得意,失败不失意,一切如走寻常路,笑看日落,对月静赏。”他在日志中这样写道。
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像一记重拳,彻底击碎了这个年轻人的梦。
9月10日早上,徐阳能突感腰部、腹部剧烈疼痛,以至于无法行走,被送至苍溪县人民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心脏主动脉夹层动脉瘤。9月11日中午,徐阳能转院到位于成都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进重症监护室。
徐阳能的病情很快为各方所知。面对昂贵的医疗费用,各方积极筹措,试图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当地政府,徐阳能所服务过的单位,从团中央到团县委的各级团组织,还有一些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筹集了10多万元的治疗费用。
但这一切未能挽留住这位年轻的志愿者。9月22日上午,徐阳能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去世,旁边是他的父亲、同胞弟弟和二叔,还有从武汉赶过来的哥哥。从发病到去世,整个过程不过12天,其间他只苏醒过两次。
他没能留下什么遗言。同事们在他的工作电脑上发现了一篇他写于7月16日的文章,那时候他的“西部计划”服务期刚满一年。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很想单纯地活下去,工作完了就学习,学习累了就休息,就这样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像许三多一样,记住爸妈的教诲,好好地活着,做有意义的事。”
没想到,这个愿望再也不能实现了。(王鑫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