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刚过,对于家住云南省绿春县哈尼族平河村寨、世代以种植梯田水稻为生的陈伯伯来说,今年可谓大好丰收、喜上加喜。因为,他的两个上海归来的双胞胎志愿者儿子--陈玉者、陈玉山,都同时顺利考上了今年云南省地方公务员,终于圆了他急盼孩子落实稳定工作的甜梦,也圆了两个儿子从上海“海归”家乡的童梦。哈尼族、梯田、双胞胎、上海、志愿者、红河这些看似平常的词语却描绘了他们的成长经历。
被保送到上海免费求学

2005届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云南学生与班主任合影纪念(前排左起第二第三)
2001年始起,作为上海市青浦区对口绿春县教育帮扶之一的项目,将全县每年中考前五名保送到上海市青浦高级中学进行免费教育。大山深处,梯田边上,双胞胎兄弟俩边放牛边看书,2002年中考兄弟俩同时考进,抓住了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求学的机遇。对于深居高山从未出过远门的兄弟俩,上海的高楼大厦、外滩船笛等所见所闻令让他们振奋不已,同时,根深新变的情形也确实令他们压力不小,因为他们之前的基础薄弱,学习成绩方面想赶超上海同学,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和艰辛。多少个早晨,多少个黑夜,他们深知机遇难得,抓紧时间学习,从未气馁。学校领导、老师、同学在学习辅导、生活补贴等方面也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帮助和鼓励。天道酬勤,2005年高考,两兄弟同时顺利考上了上海的大学。哥哥陈玉者就读于上海科技学院,弟弟陈玉山就读于上海海洋大学(原水产大学)。大学期间,他们以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方式自给自足、独立完成各自的学业,期间还为家庭贫困的堂弟和表妹上学筹措学费。现在,堂弟、表妹也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
勇抓机遇,上海归来,志愿红河

2009年7月上海市西部计划出征仪式上兄弟俩合影照片
临近大学毕业,和很多来上海求学的外省市学子一样,两兄弟也面临着留在上海找工作还是回家乡云南的选择。他们认为,虽然在上海发展机会多、空间大,但回到家乡更能发挥所学所长,服务于家乡的建设。这次两兄弟又抓住了一个良好机遇。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称“西部计划”)项目办招募派遣应届大学毕业生去广袤的西部开展志愿工作,其中服务地就有家乡云南。经过上海学校推荐、面试等一系列选拔和考察,2008年、2009年兄弟俩接续加入西部计划,在家乡云南开始了志愿者服务工作。志愿服务也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锻炼学习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