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风云 >> 正文

志愿者姚旭鹏:一路向西 有种自豪叫“西藏”

 

2017-10-19 14:5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姚旭鹏为了让公益放映电影的事情为更多人所知晓,2015年10月他向图书馆领导申请了建设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同月微信公众平台——昌都市图书馆上线并运营。从公众号素材的寻找到甄选,再到文章的审核,全部由姚旭鹏一人独立完成。

  刚开始运营的时候,苦于没有素材,并且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也有一个过程,在一两个月的时间过去之后,昌都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量还是在两位数徘徊,这对姚旭鹏的工作积极性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不过相信打击越沉重,对克服困难的欲望就越强烈,姚旭鹏总结失败经验,决定不再一味的转发别人的消息,虽然没有素材,那就自己去创造素材。姚旭鹏相信艺术源于生活,于是,姚旭鹏发布了第一篇原创文章,一篇由他自己拍摄、排版的昌都市区风景图片的文章。就在此时姚旭鹏惊喜的发现,这篇文章的阅读量达到了千余人,公众号的粉丝也增长了近百人。

  当然,姚旭鹏继续开阔自己的思路,转发一些具有西藏风土人情、昌都人文景观、读者原创文章等。在藏历新年的时候,他借鉴母校微信公众平台的表白墙栏目开展公众微信上的昌都表白墙,并圆满成功。

  积极探索,授课为师

昌都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合影。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团委 供图

昌都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合影。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团委 供图

  姚旭鹏在2015年参加的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中收获颇丰,结合昌都市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姚旭鹏又主办了“你读书·我买单”活动。昌都市图书馆虽为市馆,但是馆藏图书来源主要靠重庆、天津等图书馆的捐赠,无论是馆藏量还是图书质量,均达不到现有读者的阅读需求。在参加2015年年会之前,姚旭鹏也曾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一直苦思不解,当他在年会上看到内地图书馆与新华书店等联合举办一些读者活动后得到启发。姚旭鹏回到昌都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你读书·我买单”活动,这个活动是由读者通过昌都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参加活动:读者向图书馆反馈想要阅读的图书,图书馆定期集中采购回馆,再通知读者到馆借阅。但由于西藏地处偏远、物流时效性较差,而且运输图书的成本较高,很多书商都不愿与图书馆进行合作,于是姚旭鹏便通过网络寻找书商,最后他锁定了京东商城。虽然因路途较远经常出现图书丢失等一系列问题,但总归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现在“你读书·我买单”活动已经由2016年1月份开始,顺利举办了16期。“你读书·我买单”活动由读者推荐书目也组成了一个阅览室,方便读者借阅。

  如果说公益放映电影是姚旭鹏接触计算机的第一步,那么负责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就是他进一步深入了解网络、计算机的延伸。之后姚旭鹏便逐步负责起图书馆的网站运营与维护、电脑软硬件问题检修工作,同时他利用周末时间将图书馆未用的电子阅览室重新开放。现在姚旭鹏正在学习代码语言,拟在微信小程序方面做进一步探索。努力工作,积极探索的同时,姚旭鹏也没有忘记志愿者的身份。2016年4月姚旭鹏第一次当上了“老师”,因为不断的学习积累,他在办公软件、电脑网络知识方面小有成就。2月份的时候,姚旭鹏就开始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宣传“昌都市图书馆可以免费学电脑啦”。

  通过对报名上课信息的整理,姚旭鹏将报名人群分为了三大类:一是在政府机关单位工作,多为公益性岗位,自身文化程度不高,但因为单位人员紧缺,不得不承担单位部分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的人员,这一类人主要为了学习办公软件应用,电脑基础知识略微涉及一些就好;二是以青少年为主,姚旭鹏将他们称为“少年极客”,他们对计算机,对网络知识充满了很强烈的求知欲,而在学校也正在接受教育,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三是老年人,希望学习新鲜事物却苦于没有学习渠道。姚旭鹏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了分班教学的方式。他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分为4个班,周六主要讲授办公软件相关知识,周末则从电脑基础知识讲授。姚旭鹏的授课从电脑各种快捷方式讲起,不管是电脑系统的安装,还是各类网盘的使用,以及各种故障的检测与维修方法均有涉及。虽然姚旭鹏的授课只有短短的三个课时,十节课,但也好评如潮,如今他走在路上,总会有人亲切的叫他“姚老师”。

  扎根基层,实现价值

  将近两年的志愿服务经历,不仅让姚旭鹏学会了怎样克服困难,更是在磨练中成功地实现了从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实现了从学生向基层工作者的转变……这些转变,更好地为他服务大众打下坚实基础。姚旭鹏将心底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满腔热血转化为工作动力,不忘初心。

  在志愿服务期间,他积极参加各项活动,2015年9月,是令姚旭鹏记忆深刻的一个月。因为这个月,姚旭鹏开始了他为期最长、最深入基层的一次下乡之旅。在10天的时间里他辗转了丁青县、类乌齐县、卡若区三县及30多个乡,看了3个县里70%的风景。这一次的下乡之旅使姚旭鹏真正的走到了基层,了解到了这里的贫苦,看到了坚守一线职工的辛苦,使姚旭鹏明白了他此行的目的和初衷。姚旭鹏随后几次的入县下乡,包括2016年3月份一整月的驻村经历,让他发现西藏大部分地区的现状:大部分的乡村才刚刚通路,并且通的仅仅是一车多宽的土路,一车过后,尘土飞扬;许多的乡村都是建立在山上,过着没水没电没网的生活;不少乡村的孩子们需要翻越几座大山,才能到达自己的学校;一部分的乡村还过着近乎原始的农牧生活,使他们不善于接触外来人。正是这种种的经历,更加坚定了姚旭鹏志愿服务的信念,并且他续签了第二年的志愿协议。趁着青春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社会、对自己的人生经历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姚旭鹏的西部计划志愿服务虽然已经接近尾声,但这是他人生的另一段启航,两年时间的志愿服务让姚旭鹏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志愿服务期结束之后,姚旭鹏将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继续在昌都市图书馆工作。并且除了根据单位的需求去完善自身,学习业务知识,依旧延续在服务期间的传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志愿服务,同时借鉴学习全国各地图书馆、社会组织的先进思想和方法,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

  两年过去了,姚旭鹏仍服务于昌都市图书馆,仍在他的岗位上践行着志愿服务。作为一名志愿者,他奉献出了自己的爱心,并且身体力行地服务社会。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愿意扎根于此,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奉献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团委 供稿)

  1.志愿者王现领:牧歌悠扬情漫昆仑山上的护羊倌 

  2.徐世君:好男儿志在四方 有志者奋斗无悔 

  3.志愿者祁兴飞:承三五九旅精神奉献大美新疆 

  4.志愿者谢恒:我没有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 

  5.志愿者王官杰:在边疆荒漠戈壁里成长的小白杨 

  6.志愿者海晓燕:青春以岁月为证讲述西部的美 

  7.志愿者李自豪:做一个永远不走的留疆人 

  8.志愿者李元培:新疆兵团是我的精神加油站 

  9.志愿者王东:我把他乡当故乡 绘西部精彩人生 

  10.志愿者成金美:从河南走进兵团的“花木兰” 

  11.志愿者岳海龙:警徽闪耀西部 方显男儿本色 

  12.志愿者李译:此生屋檐尽荒草 唯思报国解民忧 

  13.志愿者邰强:扎根西部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14.志愿者徐杰:在兵团我有一段志愿不了情 

  15.志愿者杨楠:用爱和智慧建设美丽新疆 

  16.志愿者张胜强:情系边疆凝聚民族团结一家亲 

  17.侯景聚侯定法:行走在追寻梦想路上的援疆兄弟 

  18.志愿者马超:再回首只为那最美的格桑花 

  19.志愿者马小娇:做大山深处的健康使者 

  20.志愿者陈思齐:铿锵西行路成就最美青春担当 

  21.志愿者梁湘楠:尽己所能去改善哪怕是一点点 

  22.志愿者牛须静:拼搏的青春永远值得纪念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