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5 08:4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编者按:今年是由团中央与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实施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第十五个年头。十五年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共选拔了130余名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他们分赴新疆、西藏等地开展农业科技、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基层青年工作、基层社会管理,以及新疆、西藏专项服务等志愿服务工作。其中涌现了王现领、徐世君、祁兴飞、谢恒、李自豪等荣获各种荣誉的先进典型,他们的事迹为广大青年学子树立了正确的成长观和价值观。近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对这些志愿者典型进行了回访,将他们的事迹汇编成书————《青春梦 西部行》。从即日起,中国青年网西部计划频道将集中对这群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青年事迹进行展播,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像他们一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和力量!
谢恒,男,汉族,河南内乡人,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动物医学专业2006届毕业生。曾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军户农场畜牧科,曾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铜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志愿服务屯垦戍边事业纪念奖”、“优秀大学生志愿者”。 现就职于郑州瑞高贸易有限公司,任销售部经理。
自古英雄多磨难 党的关怀育英才
1985年5月,谢恒出生在河南省内乡县伏牛山脚下一个普通的山村农民家庭,生活虽不富裕,但也自得其乐。不料,在他5岁时,父亲被诊断为肝癌晚期,尽管倾其所有治疗,仍无力回天。父亲离世后,母子相依为命,家徒四壁,负债累累,每天都有人上门讨债。为维持生计,母亲忙完农活还下砖厂、修公路、挖树坑、在建筑工地做帮工。儿时的不幸与母亲的辛劳使谢恒从小就异常懂事,6岁时他就包揽了做饭,割草、拾柴、喂猪等所有能做的家务,为减轻母亲压力,还经常背着母亲去捡学校的废品和拾别人用过的铅笔头。然而母亲的操劳对于负债累累的家庭来说是杯水车薪,小学二年级开学报到时,谢恒因交不起学费未去报到,村支部了解了情况后,出面与学校协调为他减免了学杂费,才使他顺利完成小学学业。小升初时,谢恒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到少年班,村委会决定每年捐赠给他一定的生活补助。200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然而学费对于他的家庭来说是个天文数字,为了不使母亲过度操劳与伤心,他在高考结束后,毅然背起行李,外出打工,18岁瘦弱的他干着常人难以忍受的铁路建筑工。一天下来,他整个身体像散了架似的疼痛,但为了心中的希望,为了不使母亲多操劳,他以超强的毅力坚持着。村委会知晓此事后组织乡亲们募捐,共凑了4500元。男儿有泪不轻弹,但当接到乡亲们的捐款时,谢恒泪流满面,他在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乡亲,报效祖国。
志愿者谢桓为西岭小学送去学习用品。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团委 供图
事实是谢恒在践行诺言,幼年的磨难铸就了谢恒坚韧善良,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品质,也激烈着他一直努力,从未止步。了了的几张档案,清晰的记录着他不凡的奋斗足迹。上学以来,谢恒成绩一直都很优异。高中期间曾担任校学生会生活部长、学生会主席等职,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模范学生干部”,2001年获得“河南省南阳市模范学生干部”光荣称号。
科技支农获好评 弃薪援疆报党恩
大学期间,他刻苦学习勤奋,努力学习专业技能,整天泡在图书馆,查阅书籍、资料。2003年10月份,他主动申请成为学校畜禽科技站青年志愿者,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被选拔为校畜禽科技站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2004年1月份,被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聘请为“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政府科技副主任”,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义务为郊区柳林镇养殖户服务。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三好学生”、“模范学生干部”、“大学生科技论文奖”等奖项。曾在《中国农博网》、《中国牧业网》、《河南畜牧兽医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三篇。
大三实习期间,谢恒已经在一家大型上市医药集团工作了。出色的业绩使他在实习期间已经拿到月薪3000多元的工资,这份工作足以让还在迷茫着求职的同学羡慕。但是,当看到西部计划的招募通知时,谢恒毫不犹豫的报了名。经过学校推荐,省里选拔,他顺利的入选西部志愿者。当接到“西部计划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录取通知书”时,他刚被提拔为某大区经理,正是大展宏图的好时机,他义务反顾的弃薪辞职,选择西部。周围很多人不解的问:“家乡的工作这么好,待遇又高,为什么要去那么偏远而又贫困的地方呢?”是啊!历经多少曲折与磨难,终于大学毕业了,找份好工作,离家又近,好好孝顺老人多好,为什么要选择做西部志愿者?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小伙子这么执着呢?谢恒的回答是:“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从小就发誓要报答党恩,报效祖国,现在我应该为党和国家奉献一切,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应该为尚处于贫困的贫困人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正如就职公司经理所说,“谢恒,你走,给公司留下了一个遗憾,你不走,将会给你一生留下一个遗憾!”
2006年7月21日,他毅然告别繁华而又熟悉的城市,挥别了亲朋好友,踏上了西去的列车,来到了祖的西部边陲----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再一次站在庄严的团旗下,郑重宣誓:“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将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绵阳品种巧改良,刻苦钻研立新功
经过几天的培训,谢恒被分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畜牧科进行志愿服务。当时农场正为兵团下发的绵羊品种改良任务发愁,因为农场的兽医人员大多都是土兽医,对人工授精技术闻所未闻。此时谢恒这个志愿者的到来犹如雪中送炭。他充分发挥在学校时的专业技能,首先给农场的兽医做了知识普及,详细介绍了有关绵羊人工授精技术的优势、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并将其编为小册子,作为大家学习的教材。
志愿者谢桓在农场忙着绵羊的品种改良。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团委 供图
工作条件简陋,设施几乎没有,然而这些都阻挡不了他对工作的热情。他每天骑着摩托车早上八点钟就下连队,一去就是一整天,有时晚上十一二点还打着手电筒在连队工作。经常弄得一身粪便,累得浑身酸疼,但是却从来没埋怨过。由于长时间奔波,晚上还要加班整理当天的材料,经常十二点以后才睡觉。长期劳累加之饮食和气候的不适,食不下咽,上吐下泻,胃疼的难受,多次病倒,领导多次要他好好休息几天再工作。可他说,绵羊品种改良任务艰巨,而且季节性特别强,一旦错过了,就只有等来年了,这样会给农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自己这点病不算什么,吃点药,打支针,就没事了。
他对工作一丝不苟,刻苦钻研,认真揣摩绵羊品种改良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即使最微小的一个步骤也丝毫马虎不得。为了能让改良工作取得成效,谢恒干脆住在品种改良点,查阅大量资料,细心照料种公羊,昼夜观察。每天给其饲喂胡萝卜、鸡蛋、大麦芽、苜蓿等,还要做1—2小时的驱赶运动。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种羊品种改良取得圆满成功。代表农场向兵团作汇报那天,谢恒无比激动,身上明明充斥着羊粪的味道,但他闻到的似乎是收获的果香。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