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纪实:奖状是留守儿童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2018-12-26 11:1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 李川)为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家校合力教育,近日,四川师范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峨边分队立足彝区峨边中学,深入部分学生家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安全状况以及家庭教育中的盲点和困惑,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李里冬梅就读于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峨边中学。李里冬梅在校学习成绩优异,但家庭条件比较困难,所以她十分珍惜学习的机会。冬梅家是彝族农民家庭,享受精准扶贫政策。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家庭主妇,家中有两个孩子。冬梅是姐姐,妹妹叫李里花梅,学习成绩也十分优异。

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峨边分队成员在李里冬梅家进行家访。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 供图

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峨边分队成员在李里冬梅家进行家访。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 供图

  冬梅家住在大堡镇化林村。通过与父亲的交流,研支团成员了解了更多冬梅家的情况。冬梅的母亲在几年前生过一场大病,辗转多家医院都没能好转。后来母亲病情好转,但再也不能劳累身体,家里的重担便全压在了冬梅父亲一个人身上。冬梅的父亲近年来换过多份工作,全是又累又危险的职业,即便如此,有时还拿不到应得的工资。两姐妹逐渐长大,冬梅父亲向亲朋好友东拼西凑借来六万块,在当地政府的资助下盖了新房。冬梅的父亲希望两姐妹通过努力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将来找到体面的工作。

  相信通过此次家访定会增强冬梅的自信心,希望她不负众望,在知识的海洋里更有学习的劲头,奋发上进,全面进步。

  刘佳利家在峨边彝族自治县万坪乡,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还有一个弟弟,在县小读小学三年级,两姐弟一直住在姑姑家。

  据了解,佳利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女孩,平时不怎么爱说话,但是学习特别踏实,上课认真,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并且立志考上乐山市最好的高中,将来上一个好大学,给弟弟做一个好榜样,报答姑姑姑父的养育之恩,也是对父母背井离乡在外打工最好的回报。

  图为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成员在家访中观看墙壁上贴满刘佳利姐弟俩荣获的奖状。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 供图

  佳利的老家万坪乡距离峨边县城100多公里,佳利的爸爸妈妈在佳利三岁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几乎没有回过家。整个家访过程中,佳利都不怎么说话,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弟弟刘嘉韬做起了姐姐的传话筒。在交谈中佳利突然哭了,可能谈话内容触碰到了孩子内心最脆弱的地方。一个在三岁就留守的孩子,虽然有姑姑姑父的关心,有弟弟的陪伴,但是没有父母在身边,她缺少的是父母温暖的爱。

  家访结束时,研支团成员发现贴满姐弟俩奖状的那面墙是整个屋子最光亮的地方,那些奖状是孩子们送给家人最好的礼物。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