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西南民大研支团:扎根海拔3507米的“格桑花”

 

2019-10-22 14:3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海拔3507米的雪域高原红原县,年均气温1.4℃,极端最低气温-36℃,是阿坝州海拔最高、气候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高寒牧区县。在这里有一批年轻大学毕业生,来自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四年坚守,先后输送了15名优秀大学毕业生到红原支教。他们用青春火热的激情,立足教育扶贫本职工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志愿扶贫支教的青春画卷!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

图为西南民族大学第一届研支团成员与红原中学的孩子们合影。西南民族大学研支团 供图

  2015年,红原迎来了西南民族大学第一届研支团成员左耀洲、洛伍拉卓、李小康。对于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到高原地区开展服务还是第一次,面对高原缺氧、气候寒冷、资源匮乏、高原病等问题,三位志愿者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他们睡过乒乓球案,经历过零下30多度极端恶劣天气,经历过1个多月没有生活用水。在服务期间,他们第一次用浑浊的生活水洗漱、第一次吃反复热过的大锅菜、第一次一个人行走在大雪纷飞的夜晚,他们用“硬汉”品质克服了支教生活中的无数个第一次,用实际行动发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以青春的集体行动在服务西部的支教路上留下了青春的印记。

  敬业爱生,民族学子实现人生梦想

图为西南民族大学第二届研支团成员与班里的孩子们合影。西南民族大学研支团 供图

  初为人师的志愿者们很快便进入角色,以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不断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从撰写教案到批改作业,再到学生日常交流,都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第四届研支团志愿者杨宏杰,一个来自南方的阳光大男孩,刚来到气候寒冷的红原县,扁桃体就发炎了。即便生了病杨宏杰也没有请假,当他看到那么多双渴望知识的眼睛,他决定坚持下去!研支团成员用实际行动感染着、激励着学校师生。

 

西南民族大学捐赠关爱红原县青少年助学金。西南民族大学研支团 供图

  脱贫攻坚,教育先行,教育扶贫的本质就是提高思想认识,让更多的牧区家庭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针对牧区少数民族的学生家庭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志愿者开展走访,为家长认真讲解当下的教育政策,让家长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初一·2班是民大研支团在红原县中学带的第一个班级,在三届研支团志愿者洛伍拉卓、吴启迪、朴景麟的接力努力下,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班里的三位藏族学生,在2018年的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推送到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进行学习。

  四年接力支教,志愿者们无私真诚地付出,让许多孩子和家庭得到了改变,在教育扶贫的工作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温暖相伴,情暖雪域高原学子

图为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为红原县中学校捐建的计算机实验室。西南民族大学研支团 供图

  红原县教育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为红原县中学校建立两间计算机实验室,设立关爱红原县藏羌族青少年助学金。志愿者们积极联系社会资源,设立“格桑花”奖学金,累计资助100余名品学兼优的学子;志愿者针对学校孤儿开展“格桑花”爱心1+1帮扶行动,捐赠书包、图书、学习用品,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志愿者们还发起了“暖冬行动”,联系社会爱心企业和认识开展公益捐赠,四年来,累计募捐金额达200余万元。

  索朗夺杰、益西夺杰是一对藏族双胞胎,以优异成绩考上了马尔康中学,但是家庭生活条件艰苦,无法正常供应他们上学。志愿者吴启迪积极联系社会爱心人士对者两个孩子进行了捐助,帮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

  绽放爱国主义教育之花

  为了让这里的学生了解到党和国家的政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志愿者们利用课余时间整理文件,制作课件,通过专题团课、班会、诗歌朗诵分享会等形式,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图为西南民大研支团带领学生在红军过草地纪念牌前重温入团誓词。西南民族大学研支团 供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志愿者常华仁为中学学生举办了一场生动团课。团课包括:重走红军长征路、同唱一首歌、经典诵读祝福祖国等。在研支团成员的带领下,各族学子来到日干乔湿地。这里是当年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大自然抗争最艰苦的地方,曾有无数英勇的红军战士常眠于此。师生手牵手,一起重走了当年红军走过的长征路,感受当年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辛。在红军过草地纪念碑前,研支团成员为学生们讲解了这段峥嵘历史,通过实实在在的案例,让在场的学生明白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师生们在纪念碑前重温入团誓词,铮铮誓言表达了“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的坚强决心!筑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志愿者们多途径、多角度的思想道德教育,让雪域高原学子更加了解党和国家,让爱国主义教育之花绚丽绽放!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