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中山大学第二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简介

 

2019-07-12 15:40: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周钺,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湖北仙桃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治传播学在读研究生。

  想去支教的理由有太多,不去支教的理由也占据同样的空间。当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这些纷繁复杂的观点便被慢慢过滤掉,只剩下“去吧,改变自己,也试着改变身边”。

  钱烨尧,女,汉族,共青团员,广东广州人。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与传播在读研究生。

  一年前的我与支教团擦肩而过,在成为一名研究生后,我终于成为了支教团中的一员。为什么这么执着?大概是因为人生太短,我不想留有遗憾。支教团的意义之于我,不仅仅是一次志愿活动、一位支教老师、一年西部生活,更是一次全力以赴的爱心冒险、一位关爱学生的敬业老师、一年不枉青春的奋斗时光。

  在即将启程的支教之旅中,我希望自己能坚守初心,无论大小,把每一件事情做好,力所能及地给孩子们带去一点点帮助,一些些启发,一丝丝欢乐。我认为,那便是最美好的期待了。

  刘欣鑫,男,汉族,共青团员,安徽阜阳人。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水资源专业。

  从没想过自己的普通生活,在无尽的远方却成为他们的向往;从没想过自己的短短一年,却可以带给他们一生的改变。作为一名平凡的学生,我立志站在祖国西部的讲台上,尽自己所学所思,让教育匮乏造成的悲剧,少一点再少一点。

  未来的我最需要做的,就是时时审视自己的初心,把支教当成一份需要履行的义务和责任,而不是为人生攒故事或是寻找自我感动。愿用平凡一年做出一些不平凡的事!

  戴榕伶,女,汉族,共青团员,广东梅州人。本科就读于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新闻学专业。

  本科期间,我有过4次支教经历。曾经,我也希望个人的行动能带来极大的改变,但四次实践后,我明白,其实很多事情都像是一砖一瓦垒起来的城堡。如果我们能够做好每一件小事,不断打磨项目的细节,才能让更多具体的个人受益。

  选择支教团,全靠一股对教育的热爱和理想情怀,愿自己能保持这份纯粹,关心关爱每一个孩子,不浪费在藏的时间。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