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2-17 11:1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青春是光荣的贫瘠,伟大的缺席。很高兴,我们曾经在一起。 ——森山大道
2年的青春,从东到西,从沿海到边疆,3500多公里,遇见一群可爱的志友,拥有一辈子的回忆。新疆,我曾走过你!
洒满阳光的午后,冲泡一壶茶,拿出钱包里藏着的k1336的火车票,摁下播放键,刀郎那首《志愿》回绕耳旁,记忆倒回2013年7月……
手提行李,放下了转正的录用合同,挥手告别爸妈,车开动的瞬间大家互相笑着流眼泪,那时我们从没觉得1-2年时间会改变什么?
第十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2000多名志愿者从四面八方涌入新疆大学开展集中培训,报道处登记,领衣服,拿餐票,到分配地所在办公室报道,分宿舍,一切机械地重复着,可没觉得不耐烦,因为对这片土地抱有陌生与好奇,到处走到处看到处打招呼,问同学你来自哪里,叫什么名字,服务地是哪里;碰到少数民族的志愿者更激动,模仿他们打招呼:ya ke xi mu sei si 。
美食是一张名片。因为吃爱上新疆的人数不胜数。围着花园式的校园转悠了一上午,竟然12点了,肚子告诉我午饭时间到了,找到餐券准备去食堂才发现午饭时间是13:30。第一次切身感受同一个国家内时差的概念。等待的结果是好饭不怕晚,有自助选餐,好多后来才知道名字的肉抓饭,拌面,二节子炒面,揪面片,扁豆面旗子,馕,烤包子,巴哈利,咸奶茶,第一次吃到地理书中所说的甜份累计多的粘手的哈密瓜和西瓜。
讲正事儿,接下来是新疆历史文化知识培训,军训,十周年婚礼庆典,晚会和出征仪式,10天左右的培训有苦有乐,了解了新疆的历史和现状,磨练了吃苦的意志,体会了新疆少数民族的热情。
分别从来都不近人情,却如期而至,各自要奔赴各自的服务地了,仅留下1米长的照片和满满的思念。
乌鲁木齐就这样闯入我的人生,很神奇,在未来的2年内乌鲁木齐又多了一个从山东来的小丫头。小丫头做不了大事儿,但却经历下乡送文化,站岗亭劝文明出行,拍短片记录社区留守儿童,走上街头关爱艾滋病患者,进入敬老院陪爷爷奶奶,帮农户养家禽栽树打理果园,调理邻里关系,站在书桌前教授数学,物理……其实,小丫头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叫志愿者的群体。
小丫头们大多一年只回一次家,有事儿时再请假。离开了家人志愿生活让丫头变得独立,独立生活,做饭,收拾房间,精打细算,独立思考工作,独立忍受想家的情感,独立面对人情世故。经常会用一句话来鼓励自己:万事开头难,迈出了那一步,习惯了就好。习惯了7点迎接太阳,22点感受夕阳,习惯了有牛羊肉的日子,习惯了一边拼搏一边想家的状态,然后呢,自然而然地成长了。
1年后有人离开了,回到内地重新开始:有人考上了公务员,事业编,老师,公安,也有的留疆了。
2014年7月,差不多的时间我以志愿者助教的身份参与了新志愿者在农大的培训,这次站在讲台上谈经历的人换成了我,看着下面那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真想把所有的感悟倾吐出来。自我介绍时听的最多的仍然是"用1/70的时间留下一辈子的回忆"。就这样,新的血液再一次注入新疆的每一个角落。志愿生活还在继续……
2年后我们一届的志愿者大部分都没有续签。无论去、留都开始为自己的以后做规划,考试,找工作,创业。1-2年好像改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也许以后难再见,但祝福一直在,希望所有志友顺利,幸福。人到中年回头看,感谢遇到你们,感谢新疆赐予我们的财富。(东东,2013年志愿者,服务于乌鲁木齐市项目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