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2 09:32:00 来源: 新华网
已入寒冬季节,午后的布达拉宫笼罩在西藏特有的温暖阳光下,老阿妈手中的转经筒有节奏地吱吱旋转,道路上氤氲着松枝燃烧的浓香,呈现出一派祥和的景象;广袤的大地上,连绵的雪山与湛蓝的天空相映,悠悠的白云与苍茫的戈壁对望,宁静的湖面点缀高原,宛若一颗颗明眸,诉说着亘古不变的圣洁……对于主要目的是猎奇和体验的观光者来说,青藏高原的如此美景,总带有一种风花雪月般的诗意,给人以无限美好的向往。
但对真正了解西藏的人来说,这样的美景只是雪域高原的一面。更多时候,人们面对的是恶劣自然环境的历练和艰苦生活条件的考验。
今年七月,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入藏参加支教服务。在各方面条件相对优越的拉萨工作了半年,我自认为已经完全了解了西藏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并且颇为得意。直到有一次,由于工作需要,跟随所在学校的第六批“强基惠民”驻村工作队,前往位于珠峰脚下的扎西宗乡做短期调研,我才彻底地改变了想法。
漫长的路途上,千篇一律的崇山峻岭和蓝天白云刺激着眼睛,直到大脑对这种场景变得麻木,取而代之的是海拔越来越高所带来的虚软和困顿。抵达驻村点,看到工作队住的地方,我不禁目瞪口呆——几张年久失修的木床,脏兮兮的床垫,洒满阳光的房间里飘荡着的极端干燥的灰尘,随时可能出没的蜘蛛和老鼠……而且,村民全是藏族百姓,懂汉语的人极少;每一批工作队都要在这个地方待一年,到如今,已经是第六个年头。
于是,这个最贴近自然、最美丽、最诗意的地方,也成为了最远离城市、最原始、最艰苦的所在地。
想吃好?看自己的了,就那几种材料,土豆、面粉、少得可怜的青菜,变着花样做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想洗澡?先翻过那座海拔5200米的加乌拉山,再走50公里,就可以享受一次公共浴室的“豪华待遇”;想健身?不用了,在这种海拔环境,保证正常强度的生活和工作就是对身体最大的考验;想回家?可以轮休,但回家过年就别想了,当地老百姓也要过年,越是节假日,越是离不开……
然而,诸如此种,早已为工作队所习惯,况且,现实情况也不容许队员把过多的时间用来适应。这支队伍肩负着“强基础、惠民生”的使命,偏僻落后的乡村,扶贫工作千头万绪,抓党建、修水渠、筹年货、解纠纷等等,像紧箍咒一般,时刻提醒着工作队要想起来、动起来、忙起来。
真正了解了西藏,就会发现,这里所谓的风花雪月,诚如已作古的闫肃先生所言,就是“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是寂寥苍凉的,是荒芜肃杀的,是艰苦卓绝的。
在那里,我第一次亲耳听闻了“星光KTV”。多少个宁静的夜晚,银河清晰可见,工作队队员忙完工作,孤寂之余,就着青稞酒,借着后劲儿,扯开嗓子对着漫天繁星纵情歌唱。
在那里,我第一次亲眼见识了鱼水情谊。上一批工作队离开之际,全村百姓前来送行,洁白的哈达献了一条又一条,饯行的酒喝了一杯又一杯,道别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却迟迟不肯分开。
在那里,我第一次亲身体验了高海拔的危险。由于穿衣太少着凉,那天夜里上吐下泻,虚弱不堪,加上高海拔会将任何病痛放大,我甚至怀疑第二天还能不能爬起来。
后来我才知道,在西藏,类似的例子数不胜数,数以万计的人们奋斗在这一百二十万平方公里的边疆土地,忍受着极为艰苦的环境,也许永远不为人知,就像当初默默选择这条路一样。
不论过去有多么艰苦,总有人前赴后继甘为路石;不论现在有多么富足,总有人舍弃繁华担起责任。诗意,是人的思想情感对客观存在的一种意会。如果没有了背后的精神基础,“风花雪月”只也会变成一片穷山恶水。这项伟大的事业背后必然有它深刻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