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8 11:0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时光飞逝,我依稀还记得毕业时与老师、同学们的含泪告别,还记得初到支教地的好奇新鲜,还记得上第一节课时的忐忑不安......可如今转眼间支教生活已经三个月。
时间回溯到8月13日中午,经过3个小时的车程,我们踏上了吉林省图们市职业教育中心这片土地。没有荒凉和贫困,也没有破旧与寒酸,眼前的景象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太多,远离市区的学校反而有了那么一点儿安静。更值得欣喜的是,这里有我最热爱的大山。
学校虽然面临着硬件设施相对落后生源有些匮乏的困境,但是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却无怨无悔,把一切的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这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对教育事业的挚爱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作为支教教师,他们为我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让我感受到肩负的责任,明白了对教学工作不敢有丝毫的马虎。
清晨,教学楼门口的学生总会弯着腰朝我鞠躬,并亲切地跟我打招呼。一句“老师好”,顿时让我心花怒放却又无所适从。我担任了一年级两个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每天不是在上课,就是在准备上课的路上。我这才知道老师这个职业并不是这么简单的。尽管我已经在很努力地学习和改进,课前认真备课,但还是会为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而懊恼不已,也会因为学生的学习态度而迷茫无助,这让我对“传道授业解惑”产生了更为深层次的思考。我曾一度认为,这是一群“熊孩子”,他们整天玩着手机、打着游戏,是被现代科技包裹的一代。然而,当我真正来到这个学校,真正接触到这些孩子后,我改变了原来的认识。原来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享受不到父母近距离的关爱,有的只是每月按时出现在卡上的生活费。
每天相处最多的就是那群孩子们,感觉跟他们在一起我不仅是个老师,更多的是他们的朋友。但这群朋友让我又爱又恨,有时还让我哭笑不得。每次看到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追着我问,“老师你会教我们多久啊,不要欺骗我们的感情啊.......”我想,那时的我依旧是无比幸福的。
也许是一个陌生的地方,也许是远离了亲人朋友,也许是工作不适应......开始来到支教地确实是无所适从。一到周末和假期,我就像个留守儿童在等待着时间的流逝。后来,渐渐地忙碌起来,对环境也熟悉起来,在忙里偷闲的时光里愈发明白孤独是用来享受的,也越来越习惯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乐趣。特别是在研支团这个大家庭,我们一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团队意识和情感更一步加深。我们能感受到了团队力量的伟大,无论多远的路途,无论多大的波折,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拥有恒心,就一定能到达终点。是他们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
从开始的举步维艰,到现在终于松了一口气,黑色的眼圈是我们备课的努力,嘶哑的喉咙是我们课上的声音,疲惫的身体是我们辛苦的见证。青春只有一次,我想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一起做了一件让我们终生难忘的事情。
(作者,杨永明,长春中医药大学第20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现在图们职业教育中心担任计算机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