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悟:梦缘金陵与三江源的孩子一起成长

 

2017-10-04 11:1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相遇·走进三江源

  我仍清晰记得那天一路向西跨过祁连山后的景色,与我的家乡——内蒙古赤峰有着相似又不同的的青山蓝天,重重晓山云雾缭绕,湛湛蓝天如同梦境。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第一次来到青海,踏上这片沃土,想到要在这里开展一年的支教工作,我的内心憧憬又紧张,竟也有了几分归属感。

南京邮电大学第19届研支团青海分队队员合照。南京邮电大学研支团 供图

南京邮电大学第19届研支团青海分队队员合照。南京邮电大学研支团 供图

  2017年9月4日,我们的支教学校——青海省三江源民族中学举办了隆重且别具一格的开学典礼,青海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王志明莅临学校,全校师生齐聚体育馆认真聆听王书记以“爱”为主题的生动的开学第一课。坐在容纳千人的体育馆中;看着着各自民族服饰上台发言的学生代表、家长代表;脑海中回荡着“我们把草原上的学校建到了城市”“每一个学生背后是一个家庭”,字字珠玑,掷地有声。让我真正开始意识到,我已离开充满大学回忆的南京,暂别学生身份,为爱西航,以爱之名,走进三江源,璟溢孕香。

  相识·开学第一课

  开学初,初高中新生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军训,研支团的老师们充分利用这两周的时间:认真研读教材,搜集网络资源,钻研教法、学法;编写修改导学案,精心设计板书内容及板式;向同科目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师讨教,观摩高年级课堂教学模式;队员之间互相帮助,积极交流着学习心得与收获。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当代青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我负责初一年级1/2/3班的英语课,初为人师的我们就要开启面对孩子的第一节课。

  9月16日,我带着准备了好久的“第一课”踌躇满志地迈向了三尺讲台。这些小学刚毕业的小朋友们,会端坐着瞪着一双无邪又怯生生的大眼睛看着你;对英语完全陌生的同学们,会因我的一句“放心,我们会从头开始学习”开心好久;第一次离开家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小家伙们,会对遥远的“南京”充满好奇兴致勃勃。这里大多数学生小学阶段没有学过英语或是基础非常薄弱,开展中学英语教育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幸好下课后大家的反馈是对这门全世界通用的新语言很感兴趣。我也暗下决心,努力让孩子们多学一些知识,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与关心,希望他们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督促他们要珍惜感恩努力奋斗,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

  相知·且行且珍惜

  已完成的两周的课程中,我渐渐摸索出了适合自班学生的教学进度及难度,改善讲授方法,积极与孩子们相处。早起只为早自习时间带他们多读几遍单词,晚加班也要认真批阅完每一份作业,让他们知道老师愿意帮助每位同学去学习。成为教师的每一天,规律而不乏味,心灵简单纯粹,非常充实。

南京邮电大学第19届研支团团长王红月领读英语单词。南京邮电大学研支团 供图

  南京邮电大学第19届研支团团长王红月领读英语单词。南京邮电大学研支团 供图

  9月28日,是这群全寄宿的孩子们本学期第一个小长假放假离校的日子。来自青海各个县州的家长们早早的就在校门口等着,他们和每位父母一样询问着班主任老师孩子在校的表现,然后拎着大箱小包去车站赶车回家。看着他们的背影,不禁让我回想这段时间的相处,我对他们有了更多的了解。同一个班级的孩子年龄个头参差不齐,一些明显低于比同龄青少年平均身高边的孩子难免看得人心疼;所有学生在路上遇到老师都会鞠躬说“老师好”,这时你定会一扫心中阴霾,微笑回以问候……孩子们跟着我学习英语;生活中的问题会来寻求我的帮助;课堂上抢话说时因为我连上几节课后嗓子突然有点沙哑,就互相示意周围同学安静;下课时叫还坐在办公室的我“英语老师去吃饭了!”;我们利用晚自习的时间一起布置黑板报、班级文化墙,分享获得全校第一名的喜悦……

  他们单纯,贪玩,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乐意表现自己。他们在课堂上单独回答问题时声音极小,我便鼓励每个同学开口去读去说。他们缺乏学习主动性,我便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责任心,用正确的方法积极引导他们。我时常会问自己,支教的意义是什么?我又能带给孩子们什么?当我听到一个小姑娘叙说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藏语文老师,发扬藏文化”,当我看到这群孩子嬉戏打闹讲着属于自己民族的语言,我意识到他们每一个人都承载了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愿与他们一路成长一路感受,陪他们将民族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南京邮电大学第19届研究生支教团 王红月)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