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20 14:5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时间的车轮总是转的飞快,它不会因为你的珍惜或是厌弃而有所改变。转眼间,我已经在这个天很蓝的小城待了大半年的时间。2016年7月14日,是我和小伙伴们离开哈尔滨的日子,也是我们大学毕业后的第一次远行。西部,曾经是我在电视上看到的地方,也曾经是我在书本上读过的故事。这一年,我们怀揣着支教的梦想,以青春的名义出发,站在西部更加广阔的土地上。时光流转,故事多得不知该从何说起,每一幕都如老电影的回放,让人难以忘怀。
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娄琦在备课。娄琦 供图
塔城,被称为“油画中的城市”、“手风琴之都”,坐落在祖国最西北的边境上,是一座宜居的城市。还记得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60多个小时的火车,从黑土地到黄土地,从平原到丘陵,从白昼到黑夜……这一路的思绪也是万千。从乌鲁木齐到塔城,将近10个小时的大巴车。这一路,穿越崇山峻岭,心情更是忐忑激动。终于,我们来到了这座心心念念的城市。“终于到了!”想来想去脑海里只剩下这一句话,久久漂浮的心也落定了。来接我们的是塔城团市委的赵书记,他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祖国最西北的城市,你们可是来到了大西北的边境啊”。那一刻,我望着晚上九点多还没有暗色的天空陷入了沉思……
课堂上,哈尔滨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娄琦和同学们一起练习音标。娄琦 供图
在这里,我的身份是一名支教老师,服务于塔城地区师范学校。在学校,我主要负责教授音体美三个专业学生的英语课,同时也负责协助学校团委的老师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作为一名教师,我喜欢站在讲台上的感觉,期待着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和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也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让他们汲取知识,不断进步。面对完全陌生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不断熟悉,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当地人的温暖和热情。学校的老师们一直很关照我,门卫大叔和公寓阿姨也对我百般照顾。后来,大家都亲切地叫我“黑龙江的丫头”。我带的班级里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的同学。多数汉语程度差,一开始的沟通也不容易。通过了解,我发现班级里面的好多学生之前竟然没有接触过英语。26个字母不会写,48个音标不会读,学习水平也是参差不齐。面对手里相当于高中程度的英语教材,我不知该如何入手。后来,经过仔细考虑和认真准备,我决定从最基础的英语学习抓起。于是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我带着他们学习字母和音标、反复练习拼读。面对学生在学习上的吃力和混乱的发音,有时候我也会失去耐心。但是一看到他们眼里的困惑和茫然,我就重新鼓起勇气。“来,我们再读一遍”是我在课堂上最常说的一句话。渐渐地,学生们适应了我的讲课节奏,大家从一开始的不敢张嘴读到课上课下的坚持练习,每一个人的努力和进步我都看在眼里。班级里有一个十分调皮的男生。一开始的几节课,他和我基本保持着“敌不动我不动”的状态。只有我不说话的时候,他才会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后来通过班主任和其他同学的了解,我知道他家庭情况特殊,是久而久之的自卑心理导致他形成了现在的抵触情绪。于是,在课堂上我经常提问他问题,无论他答得是否正确,我都会主动地把掌声送给他,给他更多的肯定和鼓励。知道他喜欢音乐,我利用课堂的游戏环节,鼓励他站在讲台上给大家唱歌。虽然我听不懂哈萨克歌曲的含义,但是他脸上的笑容,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他第一次交上来写得歪歪扭扭但是很认真的作业,都在告诉我他在一点点地改变。为人师,这三个字有着沉甸甸的分量,也承载着太多的责任与情感。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课下我也仔细研究考试大纲,不断和学校的其他教师交流上课的心得和体会。“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是一位老教师叮嘱我的话。每每看到夕阳的余晖落在小操场上,看到那湛蓝天空下飘扬的五星红旗,我都会想起这句话。我相信每一次认真地备课,耐心细致的讲解和课下不断地反思充电,都会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和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