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31 14:5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依照团中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研究生支教团的文件精神,从2002年开始,河北师范大学先后有14届,共97名同学赴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从事支教扶贫工作。自2013年开始,新疆库尔勒地区和河北省阜平县、河北省丰宁县又增加为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服务地。今年,学校又选拔了12名应届推免研究生组成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他们将于今年8月份分别奔赴新疆、甘肃和河北开展志愿服务。
一、精心组织、加强管理,用制度与规范传承志愿服务精神
从2002年以来,每年九月,依照团中央、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招募选拔研究生支教团的文件精神,在学校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共青团河北师范大学委员会依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成立研究生支教团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任组长,校团委、宣传部、研究生教育学院、教务处、学生处负责同志为成员,办公室设在校团委,负责研究生支教团的具体协调工作。研究生支教团工作领导小组严格按照研究生支教团招募的条件与程序,专门下发了招募选拔的相关文件,在学习成绩、学生工作、所获奖励、外语水平、健康状况等方面的选拔条件上作出严格的规定。招募按照自愿报名、院系初审、学校审查考核、研究生专业面试、身体健康检查的程序,本着“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的原则进行选拔。经过层层筛选每年有12名同学获得支教资格,组成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河北师范大学团委十分重视对支教志愿者的培养,自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立以来,多次组织志愿者学习了团中央、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支教团管理的相关文件,并安排召开座谈会,让往届支教团成员传授经验,圆满完成了针对教学能力、教师素质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医疗保健知识等多个方面的培训任务。
在每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抵达服务地后,校团委都会与当地团县委密切联系,积极配合,帮助协调和解决支教团志愿者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让志愿者们深切地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温暖,为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青春无悔,奉献无尽,用生命和汗水诠释志愿服务精神
河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服务地是都是中西部的贫困地区: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地处青藏、内蒙古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点,平均海拔在2400米以上,冬季从每年的10月份可持续到次年5月,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5度,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新疆库尔勒地区处于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干旱少雨,绿色显得尤为珍贵:近两年新增加的服务地河北省阜平县和丰宁县也是国家级贫困县。在这些地区,很多家庭根本无力负担水电费,当地学生到了冬天零下十几度的时候,还有很多人穿不起袜子。一袋子“馍”就是一个孩子一星期的干粮。贫困,不再是毫无意义的形容词,而是眼前实实在在的生活。难忘第一次学着当地人从井里打水;难忘第一次在雪地里捡树枝,第一次举起斧子学劈柴,难忘第一次生火取暖、第一次自己做饭……思乡的泪水常会在深夜湿润眼眶,但每一届的支教团却从未熄灭过热情的火焰,他们用如火热忱把“异乡”变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是我省参与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以来的第一届支教团,由五名女队员组成。作为第一批志愿者的她们克服重重困难,被《燕赵晚报》的记者称赞为绽放在大西北的“五朵金花”。2003年8月,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接过上届志愿者手中的接力棒,年龄最小的刘小叶和孟海娟两名队员还主动申请到远离县城、生活条件更为艰苦的钱宝乡中学去工作。2005年4月,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接受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化学系的女队员张彦被查出患上痛风,一边治疗一边坚持上课,直到无法行走才住院治疗。祸不单行,由于工作过度劳累,另一名队员管艳被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学校建议她马上住院治疗,但是她拒绝了,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功课,她每天靠吃药抵御着难以想象的病痛,坚持完成了支教任务。第八届支教的罗二敏,因高原反应引发连续高烧最后导致严重咽喉炎,对于声乐专业的她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可她硬是坚持着结束全部课程才回家接受治疗。第九届的队长赵涛在2008年5月突患急性阑尾炎,医生建议他马上住院接受手术治疗,但是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功课,他拒绝了,只好每天靠输液抵御着难以想象的病痛。由于当地条件的限制,他不得不含泪提前返回河北进行治疗。回到河北石家庄后,他没有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而是依靠每天去医院输液控制炎症,当病情稍有好转后他立即搭上了返回支教地的火车回到了学生身边,坚持完成了支教任务。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