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悟:我承诺服务西部有一口气点一盏灯

 

2017-12-25 08:5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记得在七月份临近支教出发时,队长要求我们每个人制定一条支教誓言,当时我不假思索地做出了“有一口气,点一盏灯”的承诺。现在,回顾这半年来的教学工作,我问心无愧,因为我始终在努力践行我的誓言。

  自从2013年看过王家卫执导的电影《一代宗师》,其中的主题性台词“有一口气,点一盏灯”一直萦绕我心。后来还看了很多有关部影片的报道,叶问的长子叶准对于“宗师”一词的阐释尤其令我念念不忘——他认为一代宗师不单单要功夫好,更重要的是他(她)使得一个门派持续地、蓬勃地发展开来,从而这一门派更具有影响力,再加上他(她)具有高尚的人格品德。惟其如此,“才能称得上是一代宗师”!

  叶准大师这段话极大地激起了我对这种流淌于我们中国人血脉当中的这种传承精神的向往,在辽宁大学四年求学之路加深了我对这段话的理解。大一入学时我就知道,我所学习生活的蒲河校区有一座楼、一条路是以一个人的名字来命名的,进入校门不远处还有一座他的雕像——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辽宁大学老校长宋则行大师。今年秋天,时值宋大师百年诞辰,微信朋友圈里也充满了纪念大师的文章和链接,经过高等教育洗礼的我终于开始认真思考并最终领悟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怀念大师——宋老先生对于辽宁大学的发展乃至我国经济学教育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当时学术界尊称为“宋公”,他的很多弟子在祖国各地、各大高校发挥着光和热。仅就留在辽宁大学教书育人的弟子而言,“长江学者”林木西教授、全国外国经济史学会会长韩毅教授都传承着宋老先生的精神、继续从事着他的事业。我想也正是因为有宋老先生这样的一代宗师,辽大才有机会成为“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拥有一流学科“应用经济学”,甚至曾在2003年的教育部高校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七、地方院校第一。

  我虽不奢望成为一代宗师,但从决定报名去新疆支教的那一刻起,我就一直秉持着“有一口气,点一盏灯”的信念——但凡还有一丝可能,都要再多帮助一个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因为白天上课之余,我还在学校党政办做着行政工作,所以有时候只能下班后备课,做课件、写教案、试讲并做出调整,有时候甚至要备课到十一点多。最开始给高一孩子讲授历史课时,曾因为临近月考赶教学进度,白天上课只能讲课而没有时间讲解练习册,我就在他们晚自习时赶到教室为他们答疑。这时的“有一口气,点一盏灯”是通过讲透一个知识点、讲清一道练习题,尽可能照亮更多孩子的求学之路,使他们有所收获。

  后来历史老师休假归来,而高二的研究性学习开始缺老师讲课,我又开始去教研究性学习。这是一门素质教育类型的课程,开放度也更高。这门课没有考试的束缚,我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更大了。在这门课里“有一口气,点一盏灯”的灯不再是具象的知识,而是更具抽象意义但可以发挥统领性作用的事物——梦想。但凡还有一线可能,就要让每一个有理想的孩子距离他(她)的梦想更近一步,同时注意激励没有梦想的孩子,让他(她)有一个梦想。比如第一课,我结合了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讲述了什么是人的需要和人生目标,然后通过SWOT分析讲解了如何达成目标,接着向他们介绍了我国重点大学的演进过程,最后结合图片,向他们介绍了我的母校——辽宁大学。作为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我衷心希望可以通过对于自己大学经历的讲述,激发这些高二的孩子们努力考上重点大学的斗志。

  当然,除了“有一口气,点一盏灯”的信念作为支撑,和孩子们交往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感动着我。在课堂上,他们的眼神是思考的、求知的。记得第一次在高一四班授课时,当我问“谁想当历史课代表”时,男生女生不下十五人举手,而且有同学大声告诉我“老师,以前选别的学科课代表从来没有过这么多人!”那一瞬间,我虽然有点懵——不知道该选谁好,但同时又感觉我所付出多少都值了!下课后,曾有学生三步并作两步到讲台前询问我的QQ号、多大年龄,甚至有学生塞给我一个糖块,然后又急忙赶往操场去做课间操。平时在校园里偶遇学生,他们也会鞠一躬并向你问“老师好”,他们的神态是真诚的、恭敬的,甚至有学生热情洋溢地挥舞双手跟你打招呼。还有一次,教语文的李老师对我说,某同学在作文《我的老师》中提到了我——“我的老师眼神明亮而清澈,讲课讲到兴奋处眼神尤其亮亮的。他长得好年轻,穿上校服的他应该也是学生的模样。”

  再有半年时间,我也会像往届支教团的学长学姐一样,恋恋不舍地离开库尔勒吧!我想我会怀念教学楼的一砖一瓦、校园里的一花一草、孩子们的一颦一笑,还有那言浅义深、曼妙悠扬的校歌——“种下一个梦想,收获一路清香”……(辽宁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刘通)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