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2 14:4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冬日的拉萨,没有北京那冰凉刺骨的寒和遮天蔽日的霾,有的只是蓝天白云、高山长河和清风暖阳,走在职院的小路上,空气中弥散着藏香和甜茶的气味,只要抬起头就能看到矗立在更丕乌孜山上的哲蚌寺,这片以绮丽的高原风光、独特的民俗文化以及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闻名于世的高原圣地就是我的家乡。是的,我回来了,回到了这片滋养我的沃土,不再是一朵无所作为、只知汲取的小花,而是以一名浇花人的身份重返故土。
转眼间,我已经在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支教了近半年,这里的老师、学生与我相熟,小猫小狗与我相识,即便是路旁的花草树木,相信也会对我这个常常经过的人有些印象。回想半年前的自己,面庞稚嫩地唱着西行团歌,没有丝毫犹豫,就踏上了入藏的列车,心中充满了喜悦。抵藏后更是马不停蹄,即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支教工作中。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的负面反馈让我越来越困惑,心中也不免有些失落。
我所在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多为中职生和基础较差的高中毕业生,水平参差不齐,即便是同班学生,差距也很大。事实上我也很了解学生的情况,毕竟作为一名过来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当地人,我自认为对西藏的教育教学情况了如指掌,我很清楚我所教授的这批学生和我一样,是在西藏教育断层中成长起来的,我们儿时所受的教育很差,甚至不及内地三四线城市的普通学校,英语都是初中甚至有些人是上高中时才开始学习的,因此基础差也是在所难免的,我也正是因为西藏教学质量的问题才无奈被父亲送往内地求学。只是让我无法理解的是原本就很差的学生为什么还苟且因循、毫无上进心。记得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名男生,上课时不是埋头自干自的,就是嬉皮笑脸和同桌攀谈,并总以“老师,我是中专生,没有学过英语”为由,为自己的上课分心开脱。此后我也找他谈话数次,详细地了解了他的学习状况和家庭情况,并反复向他强调基
础差不是问题,希望他能重拾信心、努力学习,为此我更专门针对他的具体情况帮他制定了学习计划。后来我也在几个班上进行了基础筛查,发现有不少学生是高中或中专时才接触的英语,高中毕业的学生还好,至少还有一些基础,而中专升上来的那些学生在他们的中专阶段可以说几乎没学英语。有些学生跟我反映说中专的英语课老师教的很随意,要求也不严,因此很多学生只是上了英语课,而没学英语知识。也是到那时,我才能理解为什么有些学生向我说自己连26个英语字母都无法认全。学生的基础着实让我这个本地人也感到震惊,但事实上让我感到失落甚至失望的不是学生的基础有多差,而是本身基础差还不愿学的态度。就像我为之前那个孩子制定学习计划一样,我尝试过很多办法,包括谈心、制定人性化的学习计划、优生帮扶学习等等,但都收效甚微。我几度想要放弃这些学生,可每当我看到他们,再想想他们的家庭情况,我都会忍不下心,再一次向他们讲一番似乎毫无意义的道理。
好在大部分孩子是积极进取的,这让我感到些许欣慰,他们不仅愿意学习、热爱学习,更是想方设法的让自己学得更好,记得所教的一个班级中有位女生,她虽然一直坐在靠窗的角落里,但我能感觉到,她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讲台,她也时常来找我问问题,并时不时的向我提一些教学建议,其中有不少建议都对我很有帮助。其实这样的孩子在我所教班级中并不罕见,他们热爱学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用尽一切办法努力学习。事实上他们缺的不是勤奋,而是好的学习方法和愿意真心教导他们的好教师,这点从一些日常的细节中就能看出,每天清晨早操散后,留在操场上晨读的孩子中,一定有他们的身影,不管天有多冷、风有多大。这让我倍受鼓舞也十分感动,我想我的心态也是从那时开始有所变化的,再到后来,自己渐渐放平了心态,看见那些上课走神、开小差的孩子后,不再心急如焚、暴跳如雷,而是更多地尝试不同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学习,因为我坚信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够被引上正路,我也不愿放弃任何一个人,记得陈鹤琴曾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或许是坚持换来的回报,如今已有不少调皮捣蛋的学生在开始认真听讲,即便还有不少执迷不悟的少数派,但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坚持,深入地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内心,不断地尝试新的教育方式,终有一天他们会有所改变,会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徐特立先生说过:“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人”,我想这也是我最想要做的。
有些时候走在职院的路上,我依然会有很多想法,大多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此行的意义。直到后来,我才逐渐意识到,支教其实是一个浩大的教育工程,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积累,而我是这座大型建筑中一块不可或缺的部件,必须要做好承上接下的工作,只有不松懈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这座教育大厦才能更好地建成并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自己本就不应该从局部视角狭隘地看待它的价值和意义,消极地对待这伟大的事业,而该在我们所处的阶段努力奋斗,尽己所能,为支教事业添实砖、加好瓦,为教育大厦打好基础,真正做到不负自己,不负清华,更不负家乡。
想到这些,我收回了远望的目光,戴好日日陪伴的小扩音器,提起装有课本和材料的布袋,迈着自信的步伐,踏入了洒满阳光的教室,等待我的是日光城的朝阳和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
(洛桑晋美,清华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西藏分队成员,曾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从事支教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