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6 10:4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8年6月21日,世界卫生组织结核病/艾滋病防治亲善大使彭丽媛深入地处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心、乡卫生院、民族小学、幼教点,考察当地艾滋病防治和关爱教育工作情况,并亲切慰问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
图为四川大学研支团荣获“2016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周黎 供图
就是在彭妈妈来过的这所学校——昭觉县民族重点寄宿制小学,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2010年起已接续支教了8年。8年里,他们将具有川大特色和水平的教育带到这里,让这里的孩子享受与城里孩子同等优质教育的权利。在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同时,研支团成员紧紧围绕“精准扶贫+思想引领”的教育扶贫思路,在教育水平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移风易俗、公共卫生等方面为民族小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大学研支团成员在昭觉县民族小学开展“勤洗手,促健康”系列活动。图为民族小学学生展示自己干净的小手。周黎 供图
贫苦的自然环境、落后的生活习惯,造成了彝族同胞在“卫生健康”方面的大隐患。多年来,川大研支团成员利用课余时间为民族小学的学生开展“勤洗手,促健康”系列活动。从健康行为习惯入手,介绍关于口腔、身体、脸、手等清洁卫生知识,并详细介绍六步科学洗手法,以洗手为引,带动同学们行动起来,向卫生健康看齐。此外,针对民族小学在读女生缺少青春期成长引导和帮助的现状,川大研支团定期为她们开展“女童成长及保护”的相关知识讲座,帮助她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更加健康地成长。同时,川大研支团还为这些学生募集大量“清洁包”、“女童包”等卫生清洁用品,并联系社会资源捐赠饮水设备、修建洗澡堂等,为学生们养成良好清洁卫生习惯提供了物质支持。
四川大学研支团在昭觉县召开“索玛花儿”扶贫助学计划——2017总结大会。周黎 供图
由于民族小学的学生均来自于昭觉县45个乡镇,大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贫困没有买课外书的闲钱,学校也存在缺乏课外读本的情况。川大研支团群策群力发起了“百川”图书角捐建计划,以班级为单位为民族小学建立起班级图书角,缓解了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并同步开展了以“悦读人生”为主题的读书会、读书月、读书节活动,帮助民族小学学生养成“会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通过阅读开拓眼界、建立三观、培养兴趣、树立信心。研支团成员利用周末课余时间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给他们讲授课外知识的同时,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并且给他们带去关爱和温暖。同时,研支团成员还通过“索玛花儿”扶贫助学计划,为民族小学百余名贫困学子与社会爱心人士搭建起爱心桥梁、建立帮扶关系,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梦想。
四川大学研支团成员为民族小学的学生发卫生清洁用品。周黎 供图
昭觉地处高海拔山区,早晚温差大,寒冷成了学生们冬天需要克服的困难。为此,川大研支团联系社会资源为民族小学的寄宿制学生捐赠了大量床上保暖用品,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看着学生们求学路上的困难一个个被解决,川大研支团成员由衷地替这群懂事的孩子感到高兴,他们将继续以老师的身份、志愿者的担当为彝区的思想转变、脱贫攻坚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四川大学研支团在民族小学开展彩虹知语堂。图为研支团成员指导学生写毛笔字。周黎 供图
据了解,自1999年开始,学校每年从保送研究生中选拔志愿者前往凉山州扶贫支教,至今已有204名志愿者接力来到大凉山深处,累计完成738个中小学班级、5万余人次的教学任务。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形成了“一教双创三扶”的教育扶贫模式,即“教学,创新、创业,扶贫、扶志、扶智”,为凉山地区的基础建设、公共卫生、脱贫攻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研支团成员组织开展的“索玛花儿”扶贫助学计划募集助学款220余万元,帮助2187余名凉山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情暖彝乡”暖冬计划募集资金、各类物资600余万元,覆盖凉山州40多所偏远学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曹礼勇在大凉山深处发起并修建了三座助学桥,成功解决了当地5000多人的出行难题。据悉,四川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已整装待发,将为四川大学支教扶贫续写新时代的青春赞歌。(四川大学第十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周黎)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