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0 10:1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当看到黑板上学生用歪歪斜斜的粉笔字写着‘我们爱您,老师!’天知道那一刻我有多感动。看着那一张张纯真的脸,所有的疲惫都消失了。我不舍,我不舍得离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突然发现时间过得好快,一年就这样过了。我踏上和每个月一样4点10分回西安的大巴车,景色记在脑海。这次过后,再相见不知是几何?”
---2016年7月12日 李珂胤《临别时的最后一瞥!》
“我是不是有些着急?是不是不应该这样批评她?她已经失去了父母、奶奶至亲,仅剩爷爷和妹妹,可能装傻充楞是她仅有的保护措施。但我分明看到了她适时的眼泪。是因为我要走了?所以我心里自然而然的那份焦急吗?但我真的不愿意呀!真的不甘心啊!好好的姑娘怎么就成了这样?孩子,你能成长起来,你相信老师吗?”
---2016年6月27日 李珂胤《一次痛彻心扉地批评!》
“‘老师,您唱歌咋这么好听类!’晚上停电,教室里自习的孩子们和我拥有了难得的休憩时间,教室闹哄哄的,烦躁的我开嗓唱了两句,孩子们以为我在发脾气,纷纷安静了下来,听到我是在唱歌,‘哇!哇!哇!’的声音在班里此起彼伏。一首《南山南》唱完,班里依旧漆黑一片,后排一个小姑娘借着看不清脸,大声喊了这句话。这是我学唱歌以来,最高的评价!”
---2016年5月16日 李珂胤《学习唱歌以来最高的评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珂胤与小足球队员合影。李珂胤 供图
“4月份的月考成绩下来了,全年级前十名对我来说仿佛已经没有悬念了一般。看着班级那一栏全是初一二班,我这个班的孩子啊,从刚进这个班到现在,还真是让我扬眉吐气了啊!‘老师,我进前十了,这次进步了五十名类!能把我想看的书借我了不?’雍佳蹦到我面前的时候,我满眼都是一年前进班时那个怯生生、学习不好的小姑娘。傻孩子,只要能让你进步,老师想把所有的书都送给你。”
---2016年4月23日 李珂胤《想把所有的书都送给你!》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祝老师生日快乐!’周一返回学校的时候已经和朋友过了生日,周二的晚上孩子们也没有什么反常,但是周三的早上,在我照常起来进班带早读的时候,他们把我“套路”了。没有齐整的朗读声、整个乱糟糟的教室以及备课到凌晨的前一晚,一切都让我很是生气。进到班里,板着脸的我还没开口说话,他们就唱起来了。不得不说,那一刻,就是那一刻,鼻子真的酸到不行。这样让人鼻酸的生日歌,这一生仅此一次。”
---2016年3月16日 李珂胤《一生一次的鼻酸生日歌!》
“‘老师,我们尽力了,练得时间太短了,回去我主练守门员,明年一定不输给他们。’从组建足球队到参加县上比赛,仅仅一个月的时间,这帮连足球怎么玩都不知道的孩子们,竟然拿下了全县第五名的成绩。从我自己踢球、看球、给别人说球,一直到当上教练,这种感觉很难表达的。孩子们对我充分的信任,才能完全的学到我教的东西,这种默契对于既是老师又是球迷的我来说,难以向外人道也!”
---2015年11月5日 李珂胤《球迷?老师?难以向外人道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珂胤的英语课堂。李珂胤 供图
“‘Hello everyone,I’m Lily.’申请了这么久的英语演讲赛初赛,总算有点样子了。与其说孩子们对于英语有向往,不如说他们是对没见过的、外面的世界有向往。从我第一天进这个班,当上这个英语老师兼班主任开始,我就告诉孩子们,英语注定只是你了解外面世界的工具,用的越熟练,你和外面世界的距离越近。他们学习英语的时间太短了,基础太差了,这就是乡村和城市的区别,每每用‘起跑线’激励他们的时候,总会在心里千遍万遍地骂自己残忍,但每次结果出来都会安慰自己做了正确的决定。这可能就是老师与学生的区别吧。”
---2015年10月8日 李珂胤《老师!学生!残忍地对待?正确地决定?》
“‘大家好,未来一年我就是你们的英语老师兼班主任啦!’言情剧一般的固定而又乏味的开头方式,在坐上来时车的时候就排练了千万遍。送走领导老师,铺好被褥,收拾好屋子。得知不知期限的停电、停水,原来这才是真正地开始。第二天走进教室,自信满满地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我,还是被这帮孩子们的英语基础‘闪了腰’。‘我是你们的英语老师,我叫李珂胤,但我更希望听到你们叫我Webster。’孩子们,别忘了,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英语老师。”
---2015年9月1日 李珂胤《我是你们的英语老师,我叫李珂胤!》
图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李珂胤与学生合影。李珂胤 供图
来到一庄村,种下一个梦。也许我是你生命里的一个过客,但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看似我们都是彼此生命里的过客,但却在彼此的心里种下了唯一的我。
来时许下诺言,走后不留遗憾。我说到,但却没做到。我完成了来时的诺言,走后留下了对你们的思念。
同学们!忘不了!这短暂一年,我们的师生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李珂胤)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