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0 16:2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孩子们虽然家境较为贫困,但是普遍成绩优异,学习刻苦,有自己的学习目标与理想。同学们通过感谢信与视频的方式,对资助的爱心人士表示感谢。有同学说,将来要做一位老师,教育更多的孩子。有同学说,要用更好的成绩来汇报资助的叔叔阿姨的关心。也有很多同学都表示将来学业有成,也一定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通过申请推荐以及我们实地家访等程序,目前新的一批待资助学生已经筛选入库,正在积极的向社会各界寻找爱心人士,从而尽快建立一对一资助关系,我们希望尽全力帮助更多的家境困难的孩子顺利完成学业。
鼓励学业 设立奖学金。2016年下学年,中山大学研支团支教队员根据澄江六中的实际情况,为了鼓励学生们努力学习,让更多孩子能过通过学习知识来走出大山,从而为祖国和家乡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队员们通过联系利用校友资源,在澄江六中设立了中山大学研支团的专项奖学金,对品学兼优学生的奖励,激发学生勤奋好学的进取心。该项目由中山大学管理学院EDP校友联合会捐赠6万元,逐年进行发放。
“淘孩子一个心愿”。今年中山大学研支团“淘·孩子一个心愿”澄江站,支教团队员通过实地走访,搜集了五所山区小学与两所中学一共7所中小学近500位孩子的心愿。活动旨在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学会感恩和体谅,也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其中传递一份温情,放大一份快乐。
在山区小学收集心愿卡的过程中,我们都以为天真烂漫的孩子们都会想要给自己的小礼物,如各种玩具零食等。尽管我们再三说明,可以送给自己喜欢的礼物。然而,令我们感动的是,许多孩子忍痛割爱,放弃了给自己的愿望,而在心愿卡上真挚地写上给最爱的家人的礼物。
他会惦记着每天冒着寒风送他上学的妈妈,想要一条橘黄色的围巾,让妈妈感受冬日里的暖阳
他会心疼因为年老而行走不便的姥姥,希望要一根拐杖让姥姥可以不再摔跤,一个小小的拐杖代表了孙子的一片真心
冬天要来了,他会担心着每到冬天手上就会长冻疮的弟弟,想要一个热水袋让弟弟在冬日里不再寒冷。
这里很多孩子每周放学可能要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才回到家;他们每周可能只有几块钱的零花钱,却还要攒起来舍不得花。可是现实的拘谨没有限制他们关爱别人的心。这里的孩子们比我们想象中更懂事,更知晓家人们的艰辛。
目前,“淘孩子一个心愿”的活动仍在进行中,今年,我们联系到爱佑未来慈善基金会给予了我们公募授权,通过腾讯乐捐平台募集资金,如果您也希望能够帮助山区的孩子完成一个小小的心愿,可以关注中山大学研支团澄江分队的淘心愿活动。
“星愿计划——乡村中小学生关爱发展计划”。中山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澄江分队申报的公益项目“星愿计划——乡村中小学生关爱发展计划”参加了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并荣获全国大赛铜奖、云南赛区金奖的好成绩。
“星愿计划”是对中山大学研支团活动的总结与提升,旨在关怀乡村中小学生的发展,从满足孩子们小小的心愿到引导他们树立大大的梦想。其中,“淘孩子一个心愿”依托网络热点“双十一”“双十二”等购物节,募集社会资金为孩子们实现小小的心愿,给乡村孩子送去温暖与关怀。热心网友通过腾讯公益捐款为孩子们实现小小的愿望。梦想课堂与中山大学云南校友会和途梦项目团队合作,致力于给孩子们分享丰富多样的人生故事、求学经历或职业体验,拓展孩子们的视野,为他们打开一扇更多可能性的窗户,为孩子们播撒下梦想的种子。
暂别大学钟楼,走向广阔天地,耕耘三尺讲台,践行青春誓言。中山大学倡导的“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激励着支教队员们。站在三尺讲台,走在家访路上,每一次与同学们分享经验畅谈理想,每一次把助学金交到家长手上,队员们在支教生活亲身经历中不断地学习与成长。他们很感激教学工作过程中细心提供帮助的老师,感激爱心助学活动中积极参与的公益组织与资助人士。在新的一年里,中山大学研支团三名成员将继续践行誓言,追逐梦想,不断前行,也希望为了更多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