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大研支团智慧空间站带领中学生走进酶的世界

 

2019-05-09 14:3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5月9日电(记者 李川)5月7日19时,天津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智慧空间站”云课堂第十三讲在甘肃省宕昌县第一中学开讲。本期课程有幸邀请到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18级硕士生王纯,她为同学们带来主题为“走进酶的世界”的讲座。

  王纯从酶的介绍、酶与生活、酶与医学及健康和酶与诺贝尔奖四个方面进行开讲。早在酶的概念被提出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利用酶来改善自身生活条件。4000多年前人类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而酒的产生就是酶的作用结果。从1777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进行的山鹰实验开始,人类开始了对酶的探索,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获得了蛋白酶,确定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天津大学第二十届研究生支教团“智慧空间站”云课堂第十三讲在宕昌一中开讲。图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18级硕士生王纯带领同学们“走进酶的世界”。天津大学研支团 供图

  酶不仅能降低反应活化能,还具有四个特殊的特性,分别是:高效性、专一性、可调节性及不稳定性。王纯用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分解淀粉来举例说明酶的专一性。同时,当人们发烧的时候通常会有不想吃东西的感受,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人体温度过高导致了酶的不稳定,而体内消化系统中酶的作用效率降低导致身体无法正常消化摄入的食物,从而产生了“不想吃饭”的感觉。

  随着对酶的深入了解,酶越来越走进人类的生活。在废弃的塑料制品的处理上,传统的填埋和焚烧不仅分解速度极其缓慢而且对环境产生了二次污染。日本科学家发现了一种可以降解塑料的酶,这种酶的出现有望改变传统的塑料处理方式,从而改善废弃的塑料制品对于环境造成污染的现状。

同学们在认真做笔记。天津大学研支团 供图

  酶是人类体内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缺少某种酶通常会导致疾病,例如:白化病、糖原积累症和苯丙酮酸尿症等。酶也可以作为一项指标帮助医生诊断疾病,甚至可以在疾病的治疗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907年与酶相关的无细胞发酵现象的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在此后100多年中酶方向的研究累计11次获得诺贝尔奖,可见酶对于科学发展已经产生的巨大影响。

  据悉,云课堂以“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模式,通过远程直播的形式,为支教基地提供长期、免费、开放的网络直播教学平台,鼓励天津大学的青年教师与优秀学子利用自身知识和能力,根据中学生的特点授课,共同开展远程助学支教。

责任编辑: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