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大研支团元旦家访了解留守儿童生活状况

 

2017-01-03 11:25: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中国青年网北京1月3日电(记者张思怡 通讯员孟艳芳)新年伊始,近日,南京师范大学第18届研支团来到独山县羊凤村的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并向他们送去了新年祝福。

  顶着隆冬的寒意,一行9人,拎着各色水果,坐上了前往羊凤村的中巴车。山路并不平坦宽阔,所到之处常常尘土漫天,离目的地越近,目光所及的地方越是荒凉。

  志愿者们最先来到了一个男生家,他的父母都已外出打工,他只能跟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看见志愿者的来到,七分欣喜,三分紧张,拿出家中为数不多的小板凳,招呼志愿者坐下后还在准备去张罗茶水和水果。交谈中志愿者发现,由于爷爷奶奶没怎么念过书,更不懂教育,所以只能给予他生活上的照顾,而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都被严重忽视。不上学的时间里,他往往被“放养”在田间地头或是流连于小伙伴的家中。因为通讯的不便和地理的分离,他十天半个月才能和父母通上话,他渐渐变得沉默寡言,爷爷奶奶却难以发现这种变化。

南京师范大学第18届研支团来到独山县羊凤村家访留守儿童。

  南京师范大学第18届研支团来到独山县羊凤村家访留守儿童。图为研支团成员与留守儿童及其爷爷奶奶进行交流。薛智元 供图

  随后,志愿者们又去看望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幼年丧父,母亲忙于打工,所以他们寄住在大伯母的家中。志愿者们的到来让他们有些局促和羞涩,但很快就放松下来。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比起城市的孩子更为复杂和多变,也让志愿者们意识到,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所谓的关怀。

  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期,无论是生理、心理、安全还是道德方面都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为意志的不坚定,更是容易误入歧途。这个时期,每个孩子需要父母、家庭、学校、社会等联合起来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但是留守儿童得不到完整的家庭教育,又因学校的教育不能面面俱到,社会的关怀力度不够,在成长阶段暴露出更多的问题。

  南京师大研支团将在接下去的日子里,针对生理、心理、安全、道德四个方面,对支教地的留守儿童进行教育,希望能为这些孩子的青春道路点上一盏不灭的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