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情怀:离开时才发现还有好多事没做

 

2017-04-17 16:1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一年前,自己还是一名支教老师,扎根在贵州的偏远山区中;一转眼,又回到了学生身份,穿梭在学校茂盛的梧桐大道。初夏打开了记忆的阀门,仿佛乡村道路上刚入大山的身影清晰可见,可确实一轮四季的循环已溜走。好久不见,那一朵朵笑着脸迎着太阳的向日葵;好久不见,那层峦叠嶂的大山;好久不见,那山脚下的华农大石希望小学。当离别的泪水模糊双眸时,曾经的画面一幕一幕浮现,原来在悄无声息中,心早已扎根在了那片土地,一直未曾离开。

  初到大石

  15年的七月,我们贵州小分队一路西行,提前一月来到了支教的地方。初来乍到,爽爽的大山,避暑的天堂,清凉的泉水、葱郁的植物、淳朴的民风、一同勾勒出心中的世外桃源。

  远离了繁华的都市,一行人在深山的小山村安营扎寨,还记得刚来的那几天,大家忙里忙外,打扫寝室,收拾厨房,晾晒衣物,没事整理整理学校的图书角,或调试调试校园广播,日子虽然琐碎,但却过得有滋有味。每天最头疼的大概就是吃饭的问题了,十一口人,面对匮乏的食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有时候闹饥荒吃了上顿没下顿。后来,我们灵机一动,在去村民家遛弯的路上,顺道买一些如土豆之类的蔬菜,也算解了燃眉之急。大山的生活节奏很慢,每天看日出日落,云卷云舒,白天做饭、备课、家访,晚上大家聊聊天,玩一下桌游,日子倒也逍遥自在。渐渐地,我们融入了这里的生活,也进一步了解了这里的情况。

  支教地--华农大石希望小学位于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大水乡大石村的山脚下,站在山顶远望,山的那边还是山,连绵不绝。或许孩子们经常思考:山的那边是什么。目之所及,最直接的答案仍然是山,山路十八弯,转过一山又一山。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全村主要经济作物是烤烟、玉米、土豆等,年人均收入处于中低等水平。教育水平较落后,绝大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只剩下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因此,学校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情况不容乐观。

  支教,就是支援落后地区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来改善中国贫困地区教育现状。初到大石,了解到相关情况,我便深深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教书育人,要把它做好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初见孩子

  第一次接触到小二班的孩子,是在八月份的“三关爱”活动中,我们行走在大山的碎石路上去探访留守儿童。当孩子们接到慰问大礼包时,脸上泛起的甜甜微笑,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谢谢,刹那间融化了我的心,想到将会陪伴他们一年的时光,内心幸福得像大山的野花儿一样开满了漫山遍野。但,环顾家的四周,不免又有些心酸。漏空的木房子歪歪斜斜,长满野草的房顶破破烂烂,破旧的水管有气无力淌着快干涸的泉水,狭隘的阁楼上储藏着发霉的土豆,似乎一切都在诉说着家里的贫困。当然,孩子们浑然不知,他们的梦想可能就是多见一次外出打工的父母,或是能穿一套崭新的衣服。这次特殊的家访,百感交集,更加笃定了我支教的信念,同时想着有机会一定要带孩子们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