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悟:用爱和真诚与孩子们共同成长

 

2018-06-13 14:26: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时光如梭,岁月蹉跎。一路风尘仆仆,一夜星光灿烂,一味苦乐酸甜,一曲人生凯歌,问世间志愿为何物,只叫人百感交集。

  习近平总书记说“青春理想、青春活力、青春奋斗,是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的生命力所在”。我们广大青年生逢其时,更应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在青春奉献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转眼间,来到重庆市巫溪县青庄明德小学开展的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已接近尾声。

  2017年9月,我来到了巫溪这座小城。初到这个依山而建的小城我竟然没有丝毫陌生感,就好像有种熟悉的情感牵引着我。巫溪的天空是那么的湛蓝、透亮,感觉伸手就能触摸到蓝天。在贴着山顶的白云的映衬下,天空看起来越发纯净。在这座小城,听过往车辆的汽笛声,看着湍流而下的大宁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过得特别舒适惬意,我也渐渐融入到了这座小城的生活中。

  如果要问我,这一年我收获了什么?我想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和孩子们共同成长进步吧。都说教师听到的最美三行情诗是:“上课”“起立”“老师好”。的确,在支教的学校里,自己不再是学生,而是老师。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们带来不可预知的深远影响。当我第一次走进教室,全体同学都站起来高喊“老师好”,我的内心不由地震动了下。看到他们那充满着渴望的双眼,听着他们那真稚的声音,我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传授给他们。支教大半年来,经历了许多事情,点点滴滴,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深思;经历了许多感动,大大小小,一次又一次地影响着我。我走进了农村小学教育,了解了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认识到了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困难与艰辛,体味到了农村小学老师的酸甜苦辣。

  孩子们在不断进步的同时,我也在和他们一起进步成长。最初,我一直以为让他们学习好就是支教的目的,但是我逐渐发现,支教的意义不仅仅是上课那么简单,更需要我们用青春的朝气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用爱和真诚让他们成长起来。可能在许多人眼里,支教就是去救助,用怜悯去关怀每一个孩子。在这一年授课中,以及去巫溪比较偏远的青庄明德小学开展的农村支教活动中,我才领悟到支教的真正意义。作为支教者的我们是平凡的,只是比这些孩子更幸运,更多了一些认识这个世界的机会和渠道,所以支教应该是用平常心、最谦卑的态度、平等的交流方式去对待这些孩子,给予我们的所有,开阔他们的眼界,传播正能量,给予他们温暖。同时,我也和他们一起成长,从毕业到现在,成功完成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更加清楚自身所担负的责任,更加认识到一个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所肩负的使命。

  农村小学的学生土生土长,从小受周围特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小孩相比,往往会显得更加胆小拘谨、不善言谈,缺少自信,又害怕说错被老师批评,遭人耻笑。发言基本处于被动位置。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多用亲和力的语言给于肯定。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要使之有效地进行,就要建立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对农村学生来说,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旧思想,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尊重热爱学生,表达对学生的肯定,能缓解学生内心的紧张;对学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更要善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只有建立起师生之间沟通的绿色通道,才会有教与学之间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师生互动创造条件。所以课前我认真备课,了解学生的各种状况,因材施教;课堂上我尽量用精彩的讲述,循循诱导,用鼓励来吸引每一个学生;课后,在与小朋友们聊天时,当他们围在你周围不停地与你交谈着,你会融入进去,很开心,虽然有时他们很调皮,甚至让你喊破了喉咙,但看到他们这么开心地上完你的课,你都会把这些忘乎所以;工作中,我发挥吃苦耐劳的作风,兢兢业业地教学,很快便与学生、家长、老师建立了和谐的关系。

  我多希望把梦留在这里,让它们花开。话有千千万万,时间却懒得等了,回首这一年的支教生活,虽然平淡,但注定不平凡。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来到了六月。六月,总是充满着离别与不舍。去年的六月,大学毕业的我们不忍说离别;今年的六月,支教生活也快结束,不忍离开这群可爱的孩子们。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再次相遇。

  感恩支教路途上遇见的每一位学生,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帮助我成长的人。也许有一天我会忘记一些人和事,但在巫溪的这一年青春,终将成为我一生中难以忘记的回忆。

  经历铸就人生,奉献体现价值。而二十出头的我,必将带着这份经历,继续前行。
  (西南政法大学第十九届研支团 张业鹏)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