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悟:支教路上坚持只为无愧于心

 

2016-04-29 08:37: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编者按:已是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扎根贵州的第十个年头,一路黔行,127名支教志愿者前赴后继,将汗水挥洒在西部,让青春绽放在黔山秀水之间。十年筑梦,筑志愿者的支教梦,圆大山里孩子的读书梦,一场没有终点的爱心接力,他们仍在坚守爱与责任。正在贵州支教的武汉理工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将陆续推出系列支教故事、感悟等文章,表奉献之志,向十周年致敬。

  四月的暮春,回忆过往,仿佛自己还是那个刚刚来到服务地,站在县团委的门口,对一切未知生活充满好奇的支教大学生。不是因为对这个自己支教的县城过于陌生,而是单纯的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自己所剩下的服务时间却越来越少。

  这个学期开学以来,身边人最多的问题不再是起初的“什么时候到的平塘,生活还适应吗?”而是“什么时候回学校继续读研究生,会不会想念平塘?”而我也毫不思索的给出了答案,当然会想念。在我的眼里,从初次踏上这片土地开始,我就觉得这个地方很好,而现在自己也不愿意去想离开后的生活。因为这半年来的经历,让自己不曾后悔加入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也让自己渐渐适应了一年短暂而又珍贵的支教生活。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平塘服务队成员张竞丹为贫困学生发放物资。 张竞丹 供图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平塘服务队成员张竞丹为贫困学生发放物资。 张竞丹 供图

  首先,做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从走入教室,开始以英语老师的身份介绍自己时,就顿然感觉身上的责任变得很重。甚至在最初的时候,虽然明了自己是英语专业出身,但依然觉得每晚的备课工作十分有压力。因为总是觉得自己不是师范专业出身,不知道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正确,所以甚至连教学课件的背景都要再三考量,只是希望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这些对于自己也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提高,懂得了更多的教学方法,对英语基础知识也掌握的更加牢固。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成为他们眼中优秀的老师。还记得当初自己因为不想耽误课程,在得了急性阑尾炎的第二天,仍然踉跄的走进教室,弯着腰完成了当天的教学内容。自我剖析而言,原来的我不是那种凡事都能够坚持到底的人,但在当时就觉得自己的学生正在等着我上英语课,所以我必须坚持下去。而学生也一直担心我承受不住,和我说他们可以自己上自习。那个时候就算身体再难受,也觉得站在讲堂讲课很开心。所以我常想,与其说是我给了学生更多知识,不如说是学生给了我更多经历。看着自己的学生尽力配合我利用全英教学进行公开课展示,看着他们的成绩从最初的年级34名到现在的20名,看着他们每个人精心送我的祝福卡片,我觉得这一年的教师生活就算再辛苦,但是一切都是那么值得。所以即使因为作业问题、纪律问题和学生们生气,但只要早自习听到学生们正确的单词发音,看到他们认真完成晚自习的测验,又觉得自己的学生很棒,自己辛劳的付出没有白费。或许这就是教师们所谓的自我矛盾,因为倾注很多,所以希望可以实现很多。对于我来说,因为只能教完这个学期,所以希望可以切切实实的带给他们更多,也希望自己能够少留下些遗憾。还记得这学期因为纪律问题而责备孩子们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我只能教完这个学期”。同学们都沉默了,那时只有自己知道心里面更多的不是责备,而是希望时间可以慢一点,因为我想和自己的学生呆的再久一点。

  在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同时,我还时常下乡走访调研学校并发放爱心物资。记得自己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下乡调研,是去新塘乡的水沟小学和公峨小学。因为调研时间为周末,所以并没有看到学校上课的小学生,只是大致调研了学校并和校长了解了学校和学生的基本情况。但即使没有看到学生的样子,看着他们上课的破旧的教学楼,图书室里发黄的旧图书,心里真的不愿想象孩子们平常的生活。而再一次去水沟小学,则是陪同学校领导和武汉电视台“大爱武汉”栏目组工作人员,进行爱心物资发放活动。这一次,真真切切的感觉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实在太少。或许我们带去的图书、文具和衣服,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们的生活,但我们也在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们。我们希望通过点滴微小的帮助,让他们感觉到有很多人在关心着他们,有很多人想要帮助他们,而这或许可以燃起他们通过学习改变生活的斗志。还记得在我去家访的路上,一个小女孩笑着和我说,“姐姐,虽然我家里没有什么,但是我还是很想带你去。”如果没有家访,可能你无法想象那个女孩子嘴里的“没有什么”是怎样的环境。整个家里没有窗户,唯一的电器是几乎不怎么开的电灯。看着这样的场景,再看着女孩一如既往的笑脸,我竟不知道说些什么。我唯一知道的是,这样的场景以后还有很多很多,我怕的不是再次遇见,而是担心自己渐渐习惯看到。但是,半年多过去,我却发现自己永远不可能习惯,因为那些画面总是一次又一次的让自己越发的揪心。最近的一次调研是前往平塘县者密镇六洞乡的上昂小学,全校只有六名男老师和八十几名学生。或许听到这样的描述,旁人并不能体会到什么。六位男老师,三位已接近退休的年龄,因为没有年轻教师愿意走进学校,所以他们仍旧坚持教书,而八十几名学生,大部分也是留守儿童。学校最新的设施就是学生们的书桌,老师们的办公桌还是早年的黄色油漆桌子,板凳还是长板凳,木头装订的篮球架早已经破烂,十几年前的图书也已经发黄。可是即使这样,孩子们的脸上依旧充满微笑,只因为我们许诺下次会带来图书和文具给他们。在平塘的山区,在这群天真的孩子中间,一句小小的承诺就是有这么神奇的魔力。而这种魔力也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有动力,也同样激励着我们坚持利用剩下的时间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帮助。

  或许我们这一年的支教生活,有许多困难,有许多辛苦,但是脑海里却始终回想起离开学校之前常听的那句话,“支教生活的一年中,不求顺心如意,但求无愧于心”。为了这句无愧于心,我们为此一直在努力,也一直在付出,在坚持。(武汉理工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平塘服务队成员张竞丹)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