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2 10:3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有那么一群人,他们正值青春年少,却选择背起行囊走向远方,从东南沿海到西部边疆,从平原到山区,几经辗转,跨越了近4000公里,如今他们来到了西藏,来到了新疆,在这里执起教鞭、站上讲台,开启了他们为期一年的志愿支教之旅。他们就是河海大学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
河海大学第六届研支团成员合影。河海大学研支团 供图
拉萨江苏实验中学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蔡公堂教育城,由于近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河海大学第六届研支团西藏分队成员纷纷接到了不同年级、学科的代课通知,在学校和组织需要的时候随时上岗,保证学生能按时上好每一门课。
每天上课或放学的那一声声简单的老师好,成了支撑研支团成员前进的最大动力。他们用行动证明:支教不是体验,不是做秀,它是经历,更是责任。
9月10日,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对于河海大学第二十届研支团成员来说,这是他们在服务地以支教老师的身份过的第一个教师节。研支团成员用质朴的语言表达了他们初为人师的真实感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河海大学第六届研支团成员黄业博与学生合影。河海大学研支团 供图
“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代理班主任”。第一次当班主任,新鲜而又紧张,早读、午休、晚自习,一天三次打卡还不够,只要一空闲就情不自禁走到教室门前;当班主任的一周,紧张而又忙碌,20节课把课表填的满满当当,课间操、大扫除、出板报,总想和孩子们待在一起,连喝水都会忘记。一堂班会课,两节晚自习,三次查卫生,四个课间操,五个白天黑夜,“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只有亲身体会了,才真正懂得老师们的付出。——黄业博
河海大学第六届研支团成员为学生上历史课。河海大学研支团 供图
“上了一天的课我已经很累了,你们上课别让我多啰嗦了”。这句话一直是从小以来我们听老师们讲的,那个时候也并不觉得老师多说两句会怎么样。可是现在的我理解了,一周23节课的工作量让我课下不愿意多张一下嘴,上午三节课下午四节课的魔鬼星期三是对我的考验。“小胡,你再带一下初一的语文课吧。”“好的。”从9月开始,我是初一历史胡老师,初二历史胡老师,初一语文胡老师。每天走在路上,不是去上课,就是去备课,我一直在忙碌着。
最高兴的莫过于走进教室看见学生们的眼神,能感觉出他们希望我多讲一些知识;下课铃响了,没人起身,他们希望我多留一会;他们每人献上一条哈达近乎将我淹没,我内心澎湃着、感恩着。谢谢你们,我的学生们,我的弟弟妹妹们。——胡金鹏
河海大学第六届研支团成员郦睿翔在批改作业。河海大学研支团 供图
第一次上课、第一次监考、第一次查寝、第一次接待家长......来拉萨以后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第一次。作为一名宿管中心老师,每周除了21课时的教学任务,还要巡视宿舍,从刚开始担心管不住学生,到逐渐适应宿管角色,能够督促学生尽早打扫宿舍入睡、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宿舍突发状况。虽然每天都很辛苦,看到学生们灿烂的笑容依旧能体会到教师的付出与收获。——郦睿翔
河海大学第六届研支团成员张佳玲为学生上音乐课。河海大学研支团 供图
在正式上课前,不曾想过,站在三尺讲台上,给下面那么多学生讲课的感受是什么。原来传授知识是如此充满幸福感的事。每每站在讲台上望着下面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真的想要倾尽自己所有来满足他们的渴望。所以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我总是在想,自己十几年来到底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知识是可以教给学生的。但当一天上过5节课后回到办公室,看到桌上满满的作业时,便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越来越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辛苦。但或许多年后,当一个看起来吊儿郎当的学生,用手机发短信说,想好好读书去看外面的世界的时候,我便会觉得,这一年是多么的值得!——张佳玲
河海大学第六届研支团成员普月在监考中。河海大学研支团 供图
第一次监考比答题的孩子们还紧张;第一次改卷比自己考试失分还扎心;第一次招生想提前了解自己未来的学生们;第一次代课听到同学给唱的歌天干物燥;第一次查寝照顾病危的女同学;第一次听到同学叫普老师好,是最感动的......
2018年7月19日至今,我人生中好多的第一次,发生在拉萨江苏实验中学。感谢能有一年的时间留在这儿,做一名普普通通教书育人的老师。又是一年教师节,祝各位老师节日快乐,扎西德勒!——普月
河海大学第六届研支团成员吴通晟在课堂上。河海大学研支团 供图
从小到大,走上讲台不止一次,但以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却是第一次。在踏上去拉萨的火车起,我的心里就充满了忐忑和期待。不知道我的学生会是怎样的,不知道我的第一课将怎样开头;我希望能给那里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宽阔的视野,我希望能帮助他们考上理想的学校。
初到学校,我负责的是初一、高一、高二部分班级的生物课程。刚开始,我对于自己能否胜任三个年级的教学工作感到担心。但通过与生物教研组老师们的学习、交流,我渐渐明白了如何用不同的方式去给三个不同年龄段的同学们进行知识的传授。我想,我会用期末考试的成绩和孩子们的笑脸去证明,我可以做到!——吴通晟(河海大学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