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6 09:23:00 来源:河南青年志愿者
2017年11月15日,90后的郑洋洋在河南省肿瘤医院为一位素不相识的11岁的白血病男童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他送去生的希望。与以往的捐献者不同的是,她是一位稀有血型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拥有者,也是河南省第一位RH阴性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志愿者郑洋洋正在进行RH阴性血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
90后的郑洋洋,家住平顶山新城区,2014年郑洋洋从河南检察职业学院大学毕业后,便参加了河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基层青年专项行动,在叶县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志愿服务,今年7月刚刚服务期满。虽然服务期结束了,但她依然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就如她自己所说:你若需要,我们一直都在!当有人需要时,她就勇敢地站出来,奉献自己,为他人送去生的希望。
郑洋洋清楚地记得,19岁生日那天,她和妈妈一起在市区平声献血屋献血400毫升,那是她第一次献血。随后,她便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RH阴性血。2014年5月8日,恰逢世界红十字日,当时尚在上大学的郑洋洋在郑州捐献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在今年的3月4日郑洋洋还加入的河南稀有血型协会,等待着有一天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图为志愿者郑洋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荣誉证书。
RH阴性血属于稀有血型,在我国普通人群中只占千分之三的比例,俗称为“熊猫血”,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对相符率本来就非常低,“熊猫血”配型成功的概率就更低了。因此,郑洋洋能与患童配型成功,是特别不容易的。根据目前可查的报道,我国此前仅出现过4例“熊猫血”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7年7月21日,中华骨髓库河南分库通过QQ与郑洋洋取得联系:她与一名11岁白血病男童初配型成功。“当时真的很激动,喜悦之情无以言表。我没有任何犹豫,爸妈也很支持我。”她说,随后的高分辨等位基因分型检测、体检,她都顺利通过。
从接到初配型成功的消息后,郑洋洋就开始锻炼身体,注意休息和饮食,为捐献“备战”。她还为患病男童准备了一本真皮笔记本,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贴了贴画,又找朋友画了插图,请老师和同学们写上祝福和鼓励的话语,准备捐献之后一起送给这个不曾谋面的“小弟”。她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道:“小弟,我们真的很有缘分,姐姐希望你快点好起来,就可以快乐学习了。”
接受采访的志愿者郑洋洋。
2017年11月15日,郑洋洋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进行干细胞采集,黑色边框近视镜,一头短发,蓝色的T恤衫,左右两只胳膊都插着输血管,但病床上的郑洋洋看起来没有丝毫胆怯,因为她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情,为一位11岁的白血病男孩送去“生命的种子”。得知情况之后,团河南省委、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前去医院看望慰问郑洋洋,为她送去团组织的关怀。
志愿者郑洋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八个字的真谛,她虽然结束了三年西部计划志愿服务,但她并没有停止自己奉献的脚步,她是我们所有青年志愿者的榜样,时刻践行着自己“你若需要,我们一直都在!”的承诺。她这种志愿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充满爱心、无私奉献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生的希望,给家庭带来了光明,是所有青年志愿者的骄傲。习近平总书记说过: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我们坚信,郑洋洋的行动和善举,一定能激励更多的青年加入到无偿献血和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行列中来,推动这一造福人类的事业。希望广大青年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展现青年担当,让中原更加出彩。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