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9 07:0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许丹阳
图为西藏云景 曹贺路 供图
倘若有机会,一定要来一次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藏西秘境,天上阿里。
来到阿里,映入眼帘的是湛蓝的天与立体的云。如果幸运,还能看到云的影子投射到山顶上,能看到云与雪山“耳鬓厮磨”,能看到白云环绕于群山之巅,不知道是山上的雪耐不住寂寞攀上了天上的云,还是天上的云太孤独附上了山顶的雪,在一片湛蓝洁白的背景下,不知不觉身心就得到了洗礼。
长期以来,杨绛先生在《一百年感言》里的一段话于我心徘徊难以释然,“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当时看到,顿觉囊括万千、一针见血,可回神又想,我该如何自处?我们该如何自处?境界不够,做不到内心的淡定与从容,环境限定,更做不到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
现世的世界总免不了或多或少的失望,当你遇到一大片压抑在心头的阴霾之后,不妨多走几步,说不定几步之后便已经不同天了。于是我就选择了启程去往新疆支教,去感悟另一种苦中有味的人生。
在我志愿服务的两年里,听到过很多“每天加班,永远最后一个下班”、凭什么让我去干这件事,我又不是正式干部”“怎么我干的工作,最后是他的功劳”诸如此类的抱怨,自身方面也间或得到了一些锻炼和捣磨,但我还不敢自诩为香料,因为毕竟自己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自己认为的不一定是对的,在大环境里,我们有不得不遵从的规则,有不得不却步的妥协,而后才能成长直至成熟。只是,我不能忽略的是内心的声音和来此的初衷,也终归未放弃做着一直坚信的正确事情,因为有一个身份一直提醒着我——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
“志愿”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一是志气、心愿,我理解成加入西部计划志愿者尤其是西藏专项是需要志气的,能得到这个身份是心愿;二是自告奋勇、自愿,我理解成从内心自发地愿意做志愿者份内的事,而且不计报酬地追逐之。
只是有些东西并非与生俱来,或需要当头棒喝的说教,或需要一点一滴的领悟,或需要漫长岁月的洗礼,两年、十年,甚至百年。经历过多次焦头烂额的午后,惆怅黯然的黄昏,产生诸多心生失落的瞬间。我在那段时间内找不到突破口,无法释怀,也乏人安慰。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抬头看看阿里晴朗的天,那一望无际的云告诉我们,较之浩瀚宇宙,朗朗乾坤,我们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存在,娇生惯养出的强大“自我”应该放低姿态;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云都无法填满天空,拿什么去填满堪比天空同样大的欲海;对于自身而言,云卷云舒,潇洒自在,由此可见不被外界事物而束缚的坦然才是真正的自由;而从自身与社会的关联来看,而云不计外部环境的岁月变迁,转而为雨雪、转而为云汽,滋养大地而又供给万物,从中悟见了奉献是存乎天地间的美德。
人生而苦,知苦方知甜,苦尽甘来,在种种快乐与苦难滋味俱尝过后,我们就明白精钢需万千淬火才能褪去杂质,恰如凤凰涅槃重生。而当我走出了这片我洒满了一腔热血的土地之后,我眼见的将是更为辽阔与宽广的世界。我将秉持着我的信念,将支教经历所教会我的奉献精神恰如蒲公英的种子,传播到更多更远的地方。 (曹贺路 供稿)(记者 宋晨)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