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6 10:1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在这里支教艰辛又快乐。我们这群刚刚毕业的学生,脱离了大学温暖的怀抱,到这里品尝到了太多人生中的“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修凳子,第一次修下水道,第一次修防盗门锁。记得修门锁的时候,我和一个小伙伴把门锁拆的细碎,惊叹于门锁构件之多,每个构件之精细,在一次又一次的重新组装过程中,我们发现问题接踵而至,又一次次解决,终于耗费三个多小时,把门锁重新安装回去,在精疲力尽之余,相对大笑。我们还在这里感受到了即使是大东北也要自愧不如的雪,10月中旬就下了第一场雪,第一场雪就有10厘米之厚,我们几个人笑着闹着,艰难地蹒跚了四十多分钟才到学校,在教学楼前站定,拍拍衣服上的雪,以昂扬之姿开始新的一天。
支教生活又是充满幸福的。这半年来为两个小伙伴过了生日,我们六个人,离开家乡,来到离家5000多公里的祖国最西北支教,艰难困苦虽然不少,欢声笑语同样很多。我们可以围坐在一起,吃着火锅唱着歌,排解彼此心中的烦闷,分享生活中的喜悦,和志趣相投的他们一起支教,我很幸运。
回想这半年,也许没有做成什么大事,却扎扎实实地做好了每一件事。作为支教老师,我带的两个班级,数学成绩名列前茅。作为支教团团长,我带领着吉林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在这个边陲小城挥洒着属于我们的青春热血。在服务单位,除了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外,还为初一学生举办趣味数学挑战赛,诗文歌咏大赛,为初三学生举办逐梦励志大讲堂;在工作之余,助力哈巴河县社区文化节、党代会、人代会、冰雪天使选拔赛、进行基层团委调研、开展2016共青团“民族团结一家亲”大宣讲活动;在校外,组织团队前往萨尔塔木乡寄宿小学实地调研,捐赠物资,实行“一对一”帮扶、积极投身“七彩向日葵”扶贫活动,为农户掰苞米等等。我们吉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西部故事被中国青年网,阿勒泰新闻网,吉林大学新闻网,新疆志愿者等媒体转载报道50余次,牵动着无数人关切的目光。
半年前的我,立下了青春誓言,怀着满腔热血,来到了祖国的最西北地区支教。在这里,遇到过不少复杂的困难,也有着不少艰辛的时刻,但是这里的孩子们,这里的同胞们,用他们的淳朴和善良把我的心和这里拉的越来越近。我想,用一年的时间在这里支教,是让我快乐,幸福,骄傲的。支教生活还有半年,在接下来的这半年,我也一定会继续以一颗饱满,昂扬的心,挥洒属于我的青春热血!(吉林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高天宇)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