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支教随笔:在支教服务中寻找幸福的味道

 

2016-10-26 08:5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像所有以生活为诗的孩子一样,这里的孩子,也不会讨厌孤独;他们坐在马背上,双目远望,一弯月牙状的鸟鸣声,在牧场上空,与炊烟唱晚,赶牛羊入栏。--题记

  到冲镇中学支教已经快两个月了,时间虽然不长,但可追忆的事情却可以说得很多。从毕业生到研支团志愿者身份的转变,从白山黑水的东大到金山银水阿勒泰的地域重置,每一次出发都是一次梦想与责任的再次迁徙;从青年学生到人民教师的角色蜕变,从与哈萨克族学生的“我”到“我们”的心理归属与融合,每一次情感起伏都是一首千千阙歌。

  阿尔泰山脉高大的肩膀还是没能阻挡冬季风的早早到来,学校背后的白桦林已经光秃秃一片,顺流而下的布尔津河也渐渐藏起了生气,准备过冬入眠。我们支教的地方是一个典型的哈萨克族聚居小镇,地方很小,从镇子的东头彳亍到西头,也不过十几分钟的脚程。犹还记得,第一次到学校的时候,临近傍晚,学校老师带我们到街上置办生活用品时,带着自豪的语气指着十字路口说,这是我们冲镇唯一的红绿灯,有点现代化的感觉吧。正如人们所想的,现代文明的新风已然搅动着这个小镇不安的心;而我们就是在这样一个恰当的时期来到这里,打算用一年的支教接力,为小镇孩子的故乡与远方播种一粒梦想的种子,静待梦想破土生花。

  从开学到现在,两月的教书时光转瞬即逝;从第一堂课上的忐忑不安到现在上课的侃侃而谈,期间增加的不仅是一段成长后的淡定从容,还有一份作为教师的成熟与坚持。每当站在讲台上,作为教师的自己就会很难再拒绝学生那一双双澄彻的眼睛,即使上课有调皮捣蛋的,也能宽容劝之;因为私心总认为,这一节课的内容可能就会打开他们想要的新新世界。其实,我最喜欢每天早上9点58分时的校园,国歌按时响起,学生和老师都停下手中的事情,驻足面向国旗的方向行少先队礼与注目礼,仪式简单严肃,却已然成为学生与老师新一天开始的日常习惯和生活方式。这里的孩子真的淳朴可爱,因为我发现不论在校园还是在街上,只要遇上我,学生们都会先行少先队礼,然后谦逊的说一句“李老师好!”每当此时,心中即使又再多的生活和工作的云翳,也都一扫而光,对这些学生报之以微笑回应。这应该就是作为一名老师的幸福吧。前段时间,四年级孩子在课堂上用自己自制的泡泡水,吹出了各式各样的七彩泡泡,让我感到无比欣喜惊讶。正如我在朋友圈里说的 “一个小泡泡,一个大世界,一堂泡泡课,就看见了好多惊喜,希望他们都能够享受学习带来的幸福,并且从一贯之”,而这也是作为他们老师的一个小小愿望了。

  “做老师就是幸福的。”从事双语教育30年的退休老教师古丽巴合·毛吾提汗对我们自豪的说。然而,我们支教老师的幸福却又不止步于此。人总是在生活中寻找新的意义。在街上的副食商店,店家阿姨会像朋友一样与我们嘘寒问暖,并给我们分享小镇上的趣事喜事,俨然我们就是在小镇生活的原住民一样;有时走在路上,就会有哈萨克族老大爷穿着军大衣,早早的将手伸出来与我们握手,口里还不住的念道:“好,好……”,虽然很突然,但真的感觉很温暖。从“我”到“我们”的心理的融合,到在“异乡”为“故乡”的转变,这可能是我们支教生活的另一种幸福所得。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其实,支教以后我们才发现,这里硬件设施和内地真的相差无几,更多的是缺少能够定下心来认真从事乡村教育的人。对于这里,可能我们也是匆匆过客,然而,我们的想法也是很简单,就是想通过支教接力,教给这里的孩子去如何选择,选择为自己努力,选择做一个幸福的人,过一个有诗和远方的生活。

  两个月的时间说走就走,“你好研支,你好新疆”的话好像刚从嘴边划过。在学校和孩子们度过的日子,不知怎的,不自觉的就有了青春的味道、汗水的味道、风的味道和阳光的味道,当然也有人情的味道。然而我还相信,两个月后酸甜苦辣的支教生活,终将也会有幸福的味道。(东北大学第十八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队队长李毅,现服务于布尔津县冲乎尔镇寄宿制中学)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