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华东理工研支团开展调研探寻农业转型新模式

 

2020-08-14 15:44: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8月14日电(记者李彦龙)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一行14人前往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功山镇开展“我是小小科普员”——启智赋能科创营和“探究脱贫攻坚背景下传统农业转型新模式——以寻甸县云龙村玫瑰产业为例”的社会调研。

  启梦·科普

  8月4日早晨,伴随着凤龙山清晨的微风,研支团成员前往目的地横山小学进行实践活动。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研支团到达横山小学。与学校校长和相关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当地和学校基本情况后,组织科创营学员进行了信息登记、课堂常规培训、安全教育环节、成员分组。

  趣味·科创

  开课第一天,研支团成员吴宵、管耀为学生们带来开营第一课“认识机器人”的教学。在管耀介绍了机器人的基本构成、发展历程、应用范围等相关知识后,吴宵操用新型人工智能机器人表演了舞蹈、唱歌和对话等功能。

图为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成员向孩子们展示机器人。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 供图

  科创营学员、四年级学生张丽萍表示,自己之前只在电视上见到过机器人,这次看到实物表演很开心也很激动,在之后的课上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拼出自己想象中的机器人。

  在此理论基础上,学生们分成了14个小组,由研支团14名成员分别指导,完成了机器人“大嘴怪”的搭建和动作设计。同学们热情高涨,每个小组发挥想象力对机器人的外形甚至电路进行了创新设计,完成了形态各异的机器人。

  此外,为了保证社会实践期间不出现意外事故,研支团成员李江山、王增国还为学生们开展了校园安全科普。王增国结合当地生活条件、校园环境以及自然环境等特点,为学生们准备了校园活动安全、交通安全、居家安全、自然灾害等四个方面的安全知识。李江山结合当地饮食特色,着重强调了野生菌采摘食用注意事项。

  知识·梦想

  横山小学所在地横山村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大多数孩子的家庭人口多,收入低,负担重。对于横山村的这些孩子们来说,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是他们接触先进科技知识的唯一渠道。

  本次科创营将通过科普知识讲座、可编程小机器人课程、VR设备体验、“小小科普员”成果展等形式,为当地学生放飞科学的梦想,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让青少年成为“小小科普员”,感召更多的人走近科学,将“输血式”科普转变为“造血式”科普,推进“智志双扶”。

  座谈·了解

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成员与功山镇相关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 供图

  研支团成员来到功山镇与镇长周涛等有关负责人进行座谈,了解当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传统农业转型情况。周涛详细介绍了功山镇从全县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的深度贫困地区到全镇16个村委会、31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的奋斗历程,并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双方就当地小微企业发展、农业模式、经济效益、传统农业现状和产业转型情况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玫瑰·生活

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成员在云龙村的霂霖玫瑰企业与工人进行交谈。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 供图

  研支团来到功山镇云龙村霂霖玫瑰有限公司,与有公司负责人以及公司员工进行座谈。公司创始人杨娇从自己创业故事、传统经济作物优缺点、墨红玫瑰发展前景、目前公司运作情况以及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

  随后研支团分组对公司工人进行了详细访谈,工人们也从自身角度出发,表达了对种植墨红玫瑰的看法,以及种植墨红玫瑰的优缺点。除此之外研支团也详细询问了种植墨红玫瑰利润以及在玫瑰加工厂打工收入情况。

  调研·直播

  董玉国与研支团一行前往功山镇云龙村的霂霖玫瑰企业的种植园进行调研和直播。上海市普陀区寻甸挂职干部、县委常委、副县长方元升与扶贫办副主任何志明前往玫瑰花田进行指导。企业负责人杨姣向大家介绍了玫瑰花田的主要情况以及玫瑰的采摘技巧和种植情况。

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成员对玫瑰花进行直播带货。华东理工大学研支团 供图

  直播是当下新兴的一种带货方式,研支团紧跟新潮流,成为主播在拼多多平台进行现场直播带货。他们详细介绍了玫瑰的种植情况与霂霖玫瑰花茶的情况,直播助农,并在花农的指导下亲身体验了玫瑰的采摘。

  据悉,本次社会实践将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主题,深入贫困地区,记录脱贫攻坚成果;聚焦贫困地区发展问题,开展调研访谈,了解社情民情;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利用学科优势和资源,为贫困地区做出青年贡献,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做决胜脱贫攻坚的“助推器”。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