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第二届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小说《去阳芳》

 

2020-07-15 11:0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5

  我来到阳芳后,老支书说是盼来了星星盼来了月亮。我笑着说我不是星星也不是月亮,但我会努力,争取不让你和老百姓失望。老支书笑了,那种笑依然有些狡黠,我能从他的眼神里看得出一个最基层干部带领老百姓致富奔小康的倔强。
  换句话说,那就是:决心,不胜不休。
  我毕业后参加工作,遇到各种人和事,从没见过如此倔强的老头,之前阳芳老百姓对他的评价我一直持怀疑态度。一直到我来阳芳之后,才感觉到他的倔强已经深入骨髓。
  有时我想,如果我们的基层干部都像他一样,何愁不小康?
  老支书安排我一项任务,带村子里的八个光棍汉去考察农家乐。他说,夏天来了,绕村而过的巴拉河要利用起来,河滩上建一家农家乐,搞烧烤。老支书说,你是新来的第一书记,这八大金刚一定会听你的,他们被我骂得耳朵都起了老茧,烦死我这老头子了。我嘿嘿一笑,任务艰巨呀!但我还是很乐意接触一下这八个光棍汉,尽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改变他们。
  老支书愣了我一眼,说,你最好也带他们去见识下外面花花绿绿的世界,多接触下有钱人,穷人和穷人在一起没卵出息,只有穷人和富人在一起,用富人的思维改变穷人的思维,只有这种刺激才能改变思路,这才叫穷则思变,井底之蛙不爬出井口不知道天有多大。我不知道老支书的理论正不正确,但肯定有一定道理。
  我第一天上门去找八个当中年纪最大的刘中华,我想先做通他的工作后,估计后面的事情要好办得多。我从老支书家出门的时候,还是喊上老支书,我得找他给我壮壮胆。说句实在话,我没农村工作经验,甚至说苗语我都听不懂,底气不足,还得向老支书好好学习,请他支一招。
  老支书嘟哝了一句,你这个第一书记就这点出息,还怕见个光棍汉?我装着没听见,老支书披上外衣埋着头和我出发了。
  刘中华住在半山腰,我们爬了将近二十多分钟才来到他家。我们气喘吁吁走到他家的时候,刘中华还没起床。老支书把柴门拍得山响,好几分钟后,刘中华才睡眼朦胧趿着一双破拖鞋来开门。堂屋脏兮兮的,没一件像样的家具,灶台上的铁锅有几只昨晚吃剩下的洋芋。
  这个家,到底是缺少一个女人打理,凌乱之外,还有一大股陈腐的霉味扑鼻而来。
  我们没地方坐,老支书一脚把断了一条腿的板凳踢出门外,自己也跟着走出门去,斜着坐在破凳子上。老支书还不解气,骂骂咧咧,四十多岁的人了,你看你这个家像个球样子。刘中华咧着嘴笑,穷,一点办法都没有。
  穷?合该的,懒得烧死蛇吃的。老支书发了一通牢骚后,指着我说,这是新来扶贫的第一书记,过几天带你们几个出去考察农家乐,考察回来在巴拉河河边我们自己建一家,找点钱过上好日子。
  刘中华似乎不太愿意,他在水池边草草用手捧着水洗脸,我没有发现洗脸的毛巾,他洗脸的样子很潦草,滑稽可笑。他瞟了我一眼,颇有些不信任。我从他的眼神得知,三十郎当年纪的第一书记,能行么?
  他洗完脸甩甩手上的水珠,转过身来说,那得多累人。摇了摇头说完就躲进屋子里去了,把门摔得山响。
  木楼挂着一笼画眉,叫得欢实。刘中华大部分时间侍候他的画眉,自己那两亩田土荒芜,农忙时节人们在田地间忙碌,他提只鸟笼吊儿郎当的样子,吹着口哨从田间穿行而过,老支书暗暗生气。典型的玩物丧志,老支书指着这个一米七的大男人恨铁不成钢。
  吃了闭门羹的老支书非常生气,你信不信我把这只画眉捏死?老支书把那只鸟笼提了下来,放在地上。老支书愤愤然,他当然不会捏死画眉的,他能做的是打开鸟笼把画眉放回了大自然。
  老支书眼睛圆鼓着,脸红赤赤的,他起身踢门进屋,扭着刘中华的耳朵把他拉出门外,气喘吁吁的说,你给老子听好,不去也得去,不然以后村子的任何救济一点不给你了。
  似乎击中了刘中华的软肋,他捂着耳朵说,我去了还不行?老支书松开手,就这点出息,还想娶媳妇?老母猪都娶不到。
  老支书还在骂骂咧咧。我劝老支书不要发火了,我一定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带他们去考察,带他们去外面见见世面,带他们回来建农家乐。
  接下来,老支书一家一家带着我去找其他几个光棍汉,刘中华工作做通了,其他的几个有意见也只好保留了。在走访完八个光棍汉之后,我发觉刘中华在他们几个当中还是有一定威信的,其他七个都服他,我决定从刘中华着手,叫他出面当队长。老支书支持了我的决定,叫我把这只领头羊管好,事情就成功一半。
  当然,万事开头难,这里面颇有些曲折。刘中华后来告诉我,其中一个打了退堂鼓不想出去,被刘中华扇了两耳光。
  想娶媳妇不?
  想,但娶不到。
  刘中华扇了两耳光后,说,现在第一书记要带我们出去弄项目寻找挣钱的路子,狗日的你想当逃兵,荷包没钱寡妇都娶不到。
  这些年,年轻的女子都外出广东、浙江等沿海打工去了,最近也到县城打工,出去了再也不回来,不是看不起家乡,是受不起那种穷,外面的女子打死也不愿意嫁进来。阳芳村的几个光棍没找钱的本事,加上又懒,娶不到媳妇就显得理所当然。你要知道,在农村穷点不可怕,可怕的是懒,懒了就没一点出息。所谓扶贫,先要扶智、扶志,我这个第一书记压力大呀!
  俗话说人穷志短狗瘦毛长。是的,人要有志气,再也不要老穷下去了。
  刘中华转变之快,让我都有些惊讶。看来,这个队长没白当。
  出发之前,老支书召集我和八大金刚开会。老支书说这八个光棍是八大金刚,是骨子里的气话。他事先准备了一纸协议,协议的内容大致是出去考察回来必须要在阳芳开张一家农家乐,否则中断他们八个光棍汉的政府救济。老子说了算,老支书当即用小刀在右手拇指上划了一道口子,按在那张协议上。还把拇指上的鲜血滴几滴在一只盛满包谷酒的瓷碗里。
  八个男人面面相觑,愣在那里不知所措。我低声在老支书的耳边说,这样有点歃血为盟江湖义气,是不是玩大了?老支书并没有听我的,他把小刀递给刘中华,刘中华慌了手脚,忙向我投来疑惑的眼神。我同样把眼神投给老支书,老支书目不斜视,抱着手等着,像看一场好戏。
  我看出了老支书的坚毅,忙着点头,刘中华咬着牙齿也在自己右手拇指上划了一道小口子,像老支书一样按了下去。
  其他几个也学着做了,那一碗包谷酒由清亮变成红色。
  老支书带头喝了一大口,顺手递给刘中华,转一圈下来,这一碗带血的包谷酒再转到老支书手里的时候竟然喝的底朝天。老支书哈哈大笑,把瓷碗甩出窗外,我清楚听见瓷碗落在窗外青石板上,破裂了。
  这一声清脆的破裂声,把我震醒。我觉得肩膀担子重了几斤。

  6

  我带了八个男人去梦里水乡考察,梦里水乡利用巴拉河天然优势,开发河滩经济,农家乐、水上乐园、烧烤、休闲旅游及其配套服务作为乡村旅游一个示范点。梦里水乡解决了近五十人就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近年来乡村旅游的样本,值得我们参考学习、借鉴。
  出门之后,这几个男人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到了梦里水乡,仔细查看了设施建设、场地布置,接待我们的老板知道来意后,没有忌讳同行是冤家,他为我们传授了经验,并鼓励利用国家振兴乡村的机会,把农家乐做好做大,助力乡村旅游。
  刘中华看到梦里水乡红红火火,心就慌了,一个劲叹气,恨自己懒惰恨自己晚动作了。我说,现在国家政策好,机会多得很,只要肯干都会致富的,富起来了,还愁娶不上媳妇?
  我知道他们几个心已经痒了,表态回去一定要大干一场,利用巴拉河的优势,开办农家乐。
  看到他们几个的热乎劲,我们互相击掌。从梦里水乡回来后我带他们到银田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了解市场行情,转了一大圈之后,他们默不作声。那些产品,阳芳同样可以种养出来,我们为什么不去种呢?
  晚上,为了庆贺首战告捷,我做东请他们狠狠喝了顿酒,不胜酒力的我被他们杀翻。他们把我架着回家后,赶最晚一趟班车回村里去了。
  半夜酒醒后,我辗转在床上反思阳芳村的工作,不可否认老支书的工作能力,这八个大男人为何不听老支书的话早点动作起来,也不至于在扶贫花名册上还有他们的名字,是老支书粗暴的工作方式和“一根筋”的倔强让他们无法接受?还是他们本身不愿意脱贫从而导致内生动力无法激发?
  我想到天亮都没有想清楚。幸好我所在的单位及时捐赠了一笔扶贫资金用于产业启动,加上单位的青年志愿者组织了一场公益帮扶活动,员工纷纷爱心捐款,这笔钱到手,沉甸甸的,极大增强了我的信心。
  八大金刚回到村子后,马不停蹄开展工作,打地坪、装修房间、购置材料,忙得不亦乐乎。刘中华仔细安排每天的活路,重活、粗活轮不到我动手,他安排我做好开业前的准备,比如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广告推广需要动脑力的活。这些对于我来说相对要简单得多,涉及扶贫领域,很多单位打开绿色通道,证件办理异常顺利。老支书交待我尽快理一下合作社章程,这一纸章程要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一个月后阳芳农家乐如期开业,村委牵头组建了阳芳村历史上第一个合作社,我单位捐赠的资金作为村集体的股份,八大金刚以人力资源入股成了股东,老支书嘿嘿的笑着再也不叫八大金刚了,改口为八大股东。
  开业那天,我特意掏钱买了两只花篮和万响鞭炮表示祝贺。村委会把村子里的贫困户组织到农家乐吃了顿饭,一是让贫困户看到希望,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二是让大家见证阳芳村从这一刻起,主动的参与到脱贫攻坚的滚滚洪流之中。
  那天着实热闹了一番,我看着乡亲们开心的样子,紧张一个月的劳顿跑到九霄云外。
  八十年代曾经繁荣一度的乡村场景仿佛又回来了。老支书说起八十年代乡村的热闹场景,眉毛都飞扬起来。他说,一场露天电影就可以把老百姓组织得轰轰烈烈,村子里要集体出工修个桥补个路,村委会大喇叭一喊,就可以组织上百村民集体出动。我看得出,老支书对那段历史非常的怀念。经历过那年代的人都知道,那时的乡村繁荣和乡村秩序还没有被打破。
  九十年代初期,南下广东打工潮袭来,阳芳村同样避免不了这股狂风的席卷,很多年轻人初中没读完就匆忙丢下课本,匆忙涌入打工潮中。用时髦的话说,杀广。村子里大部分年轻人杀广去了,突然之间少了很多人,变得死气沉沉,以至于到后来的今天,老人过世,要找几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抬棺材都没有。老支书痛心,除了长吁短叹,他没有办法留下年轻人,没有能力让时光再一次回到八十年代热闹的场景。
  阳芳村农家乐开业,老支书组织村民参加了开业仪式,他自己在开业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请村民山吃海喝一顿之后,他欣喜的发现那种热闹的场景慢慢回归。
  酸汤河鱼成了农家乐特色品牌菜,因就地取食材,新鲜、价廉,每天爆满,河滩上新修了十二个烧烤棚,需要提前预约,没有预约的只好排队,刘中华借机买了批儿童游乐设施,阳芳村成了周末休闲的好去处。农家乐开业仅一个月,就已实现盈利。按照章程,每月收支情况进行公示后,然后举行分红大会,村委会分红百分之二十作为村集体经济,刘中华第一个月得到红利两千五百元,其他几个也分得两千元左右的现金。
  摸着红彤彤的钞票,他们几个笑得脸上开花。
  老支书主持了分红仪式,从村集体的百分之二十分红中拿出部分资金现场分给了村里的孤寡老人。
  在农家乐的示范效应下,后来的合作社组建过程中就顺当得多。用老支书的话说,打响第一炮至关重要。拿下八大金刚,属大功一件,老支书拍着我的肩膀说,这八个懒汉都能当上致富带头人,何愁阳芳不脱贫?
  老支书叫我趁势而上,有了农家乐的经验,阳芳村迅速成立了乡村旅游、民宿酒店、红米、五彩米、林下养鸡、农作物种养殖合作社,这些合作社涵盖了所有贫困户。
  我们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了。老支书狡黠地笑着对我说,合作社的壮大,村集体经济壮大,以后村里有钱了,考虑下一步发展。
  从组织村民座谈、上门做思想工作,到老百姓土地流转,签字按手印,我参与这一系列过程,乐比苦多。事无巨细的过程,村民对组织的关注度和期望度有了空前的提高,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这正是老支书和我希望看到的。用老支书的话说,产业开展起来了,不愁那帮小子不杀回来?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