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地动态 >> 正文

第二届志愿文学获奖作品:小说《情系桃花岛》

 

2020-07-09 11:5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编者按:近日,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获奖作品揭晓。随着中国志愿服务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吸引和激励更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关注志愿者工作和生活,参与到志愿工作和生活的体验中,创作出更多能展现新时代志愿者风采的志愿文学作品,中国青年网对此次活动的获奖作品进行展播,敬请关注!

  桃花岛是东海之滨的一个小岛,因盛产桃花而得名。方圆不过数里,住着十几户人家,清泉、翠竹、果树、山洞、渔船、木屋等,构成一幅景色宜人的水墨画。岛上人家以捕鱼和采集果实为生,过着自给自足、无忧无虑的生活。闲暇时,弈棋、弹琴、吟诗、作画、听风、赏月、散步、扫花……倒也怡然自得。最有情致的活儿,当数那扫花和晒花。但见微风吹过,花雨缤纷,那漂亮的女子轻扫落花,置于竹匾内,在阳光下晒干,安放得好,可几年芳香馥郁。岛上男子拈几朵干桃花,与茶叶共泡,只闻得花香茶香,沁人肺腑;而女子将干桃花用来沐浴,肌肤凝滑,白里透红,令人目眩神迷。

  每当天气放晴,从岛上眺望,隐约可见海岸那边有零星的村落。倘若那边的村子里在办喜事,锣鼓喧天,随着海风飘过来,桃花岛上的年轻男女听到了,会不由自主露出向往的神情。桃花岛虽好,但天地太小,谁不想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走一走?

  有人想出去,也有人想进来。但见海滩边的一块巨石上,站着一位中年男人,他专注地望着湛蓝色的海面和翻腾的浪花,海浪由远及近,层层推进,仿佛一张巨大的毯子,席卷而来。活泼的海浪与静默的岩石相撞,那撞击的脆响,那溅起的巨浪,让人窥见这座宝岛蕴藏的能量。

  男子看上去有三十多岁,身材高大,眉宇之间,似乎带着冷峻和忧郁。他是前些天搭一艘渔船来到岛上的,一来就没有要走的意思,谁也不知道他留下来想做什么?岛上德高望重的老村长询问过他的来历,这才知道他叫李明诚,是桃源市农业局派来精准扶贫的。这些年来挂勾扶贫的有好几个,但大多只来过一回,就是第一次签约的时候,签完约就走了,后面连人影都不见。李明诚跟前几个不一样,他说要住下来,桃花岛不脱贫,他就不走。老村长见世面多了,知道很多人只会说大话,一遇到困难就溜之大吉,但不知这个李明诚是否靠得住。老村长给李明诚安排了住处,就是海边那桃花丛中、青峰之上的一座木房子。李明诚瞅着室内陈设简单干净,周边环境幽雅,不免心下欢喜。

  这一夜,月色皎洁,星光灿烂,四周一片寂静。不远处的海水也似进入了梦乡,唱着和谐的睡眠曲。李明诚和衣躺在床上,思绪万千。虽然那枕头里装着干花,幽香怡人,他却怎么也睡不着。白天他初步踏看了桃花岛的环境,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民风淳朴,相当于一个世外桃源,虽然房地产开发不适合这里,但开辟水上旅游或者办成一个度假村,会有一定的市场。

  桃花岛几乎是一个孤岛,距离陆地八九里远,不通路,不通桥,与陆地保持联系的,就是岛上一周一次的渡船,去桃水镇上采购一些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最让人寂寞难耐的是岛上没通电,没有电就没有电视,更不能上网,生活不止是简单,还很闭塞。更让李明诚担忧的是岛民的观念,以前大家靠捕鱼为生,家家有船,子承父业,现在附近捕不到鱼了,小船作业已被淘汰,仍在从事捕鱼的也是到大船上远洋捕鱼,或给人家打工,或几家合伙买艘大船出海捕鱼。小孩怎么办?岛上没有一所学校,小孩没有文化,长大后面临失业的危险。极少数念上书的孩子,也是父母早期挣了钱,离开了桃花岛,在集镇上买了房子,在公办学校入了学。也有的是大人在外面长了见识,明白知识能改变命运,就想方设法让孩子到镇上读书,比如老村长的女儿黄小洁,不但在桃水镇上念到高中毕业,还破天荒考上了大学,小渔村飞出了金凤凰,着实让桃花岛人羡慕和骄傲。

  李明诚在桃花岛住了几天,觉得亲近,不觉得无聊。白天在岛上到处走走,和村民们说说话,呼吸着芳香而纯净的空气,倾听着海浪、鸟鸣、风声等大自然美妙的音乐,只感到全身心的轻松、愉悦、舒畅。夜晚独处一室,也能酣然入梦。充实的生活,是多么美妙,让烦恼抛之九霄云外!静下心来做好眼前的事,什么涨薪,什么圈子,什么升职,现在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李明诚感觉,桃花岛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充满着无穷的生机,蕴含着不尽的魅力,也隐藏着无限的可能。所谓精准扶贫,一要精,二要准,前期的调查研究非常有必要,如此才能因地制宜地想出应对之策。不是给桃花岛引进一笔资金,或是从外面引进个项目,不管合不合适,往这边一扔,算是交了差,那不是自己的作风。根据桃花岛的生态环境和桃花岛人的生活习性,要精准扶贫,要帮助桃花岛实现乡村振兴,不是片面追求速度与激情,而要考虑稳妥和持久,因为这里经济基础薄弱,折腾不起。“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说简单,做起来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可能一蹴而就。桃花岛要想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首要是好,这个好不是你自己觉得好,而要让桃花岛人觉得好,能真正给他们带来切实好处。

  让人头疼的是,桃花岛人安于现状,知足常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闲日子。这样的生活不是不好,但长此以往,它会渐渐消磨掉一个人的斗志和锐气,使人甘于平庸,如同老者一般,与世无争。享受是退休以后的生活状态,年轻的状态应该奋斗,为人为己,创造价值,实现梦想。李明诚有心帮桃花岛人树立一种品牌意识,桃花岛是资源,是金元宝,抱着金元宝睡懒觉是极大的浪费,青山绿水并不意味着贫穷,充分利用好桃花岛现有的资源,完全有可能给桃花岛人带来转机,创造美好的生活。桃花岛人数百年来习惯了靠海吃海的生活,让他们一下子改变根深蒂固的思想和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明诚决定去找老村长聊聊。县官不如现管,桃花岛人对职称没有概念,科长处长在这里没用,受到人们尊敬和信赖的老村长,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住在桃花岛的十来天,李明诚初步了解岛上的风土人情,并和一些村民交上了朋友。他们看到他戴着眼镜,说话斯文,为人和气,都乐意和他说话,听他讲一些外面的故事。年青的男子尊称他为“大哥”,年长的亲热地叫他一声“兄弟”,那几个漂亮的姑娘和媳妇,不约而同地称呼他为“李先生”,老村长则拍拍他的肩膀和蔼地叫一声“小李”。村长的老婆出人意料地唤他一声“弟弟”,乍听之下,让李明诚吃了一惊,过后才知,原来这个“弟弟”不是相对于“哥哥”而言的,这是桃花岛上长辈对于小辈一种特别的昵称。李明诚很欣慰,觉得自己融入了桃花岛的大家庭中,这样说话办事更方便一些。

  老村长家的木屋,搭在桃花岛深处比较平坦的一处山坡上,翠竹为篱,二楼二底,站在屋前,可俯瞰大半个桃花岛的旎琦风光。李明诚去的时候还不到中午,村长老黄非要留他吃饭,李明诚盛情难却,只得应允。桃花岛人素来喜欢饮花茶,喝自酿的花酒,吃的不是鱼便是蔬菜,但今日老黄破例杀鸡宰鹅,款待李明诚。那碗是新碗,竹筷是新筷,饭也是新米饭。这是岛上人家招待贵客才用的规格,寻常人家只有新女婿上门才会这样热情隆重,但李明诚显然不是老黄家的女婿,可见老黄对李明诚是何等尊重。老黄知道,李明诚不是走马观花的游客或是浅尝辄止的社会实践者,而是来帮桃花岛人脱贫致富的,“听其言,观其行”,这人是很实在的,不是那种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李明诚本不喝酒,但老黄不答应,非要他陪着喝上一杯。李明诚小啜一口,竟是清冽香醇,如一股热流灌入心胸,说不出来的舒服。那看上去干巴巴的鱼干,入口干而不老,熟而不烂,连鱼骨头都可以嚼烂咽下,又香又有嚼劲,比之他在饭店吃过的任何鱼都好吃。

  饭后,老黄的老婆召集来不少村民,在宽敞的客厅,李明诚说明来意。原以为老黄大概和村民差不多,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想到老村长听李明诚诉说着开拓桃花岛的计划,频频点头,神色之间颇为赞许。

  李明诚介绍了现如今陆地那边的形势,说明桃花岛的优美环境虽令人神往,但与时代发展有着明显的差距,如果单纯地开发旅游资源,靠收门票过日脚,也可以,但要想留住人,光靠卖门票的收入是有限的,毕竟这里交通不便,又不是著名景点,过来游玩的客人不会很多,岛上需要逐步建配套的住宿和游乐设施,这是以后要考虑的事,目前桃花岛缺资金,缺人才,怎么办?如果卖给上市公司开发度假区,那我们就不是桃花岛的主人,有可能会被赶出桃花岛,离开世世代代生存的家园。

  旁边当即有人表态,那可不行,我们是桃花岛的村民,叫我们离开桃花岛,我们不会答应!

  李明诚接着说,所以我们要做的,不能破坏桃花岛的生态环境,这是我们的家底,卖家当是败家子,这是我们都要反对的。我发现,岛上有不少孩子应该上学却没有上学,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是桃花岛的未来,也是我们家庭的未来,只有让他们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才能有出息,才能改变命运,才能回报桃花岛。这个问题,我会向市教育部门反映,让他们安排桃花岛的孩子进校读书,一个孩子都不能落下。其次,桃花岛要尽快通上电,没有电的村庄,跟不上时代步伐,近期我会去市里采购蓄电池和自发电设备,这个费用我来出,我工作几年有点积蓄,钱就要花在刀刃上。后期我会联系风电公司给岛上安装风电设备,费用争取让风电公司赞助,让桃花岛成为他们推广海上风电的一个示范点。

  “好!”不用村民掏钱,能给岛上通电,还能让失学儿童读上书,这是多好的事啊,大伙儿齐声叫好。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谁不拥护呢?

  李明诚还在侃侃而谈自己的想法,“桃花岛并不贫穷,这里有丰富的桃花,村民采集起来晒干花的不到十分之一,大部分任其烂掉了,这桃花是个宝贝,我们收拾起来,制成干花或磨成花粉,可以卖给化妆品厂。还有桃胶,这种从桃花的伤口流出的近乎透明的粘乎乎的东西,据说能养颜美容,可能做成食品,卖给城里人。桃木还可以做成工艺品,比如梳子,比如挂件,自古以来桃木就有避邪的说法,市场会有这个需求……”

  几十位村民聚在村长家,全神贯注地听着李明诚关于开发利用桃花岛的构想,这个年轻人才来十几天,他所想到的,比在岛上呆过十几年、几十年的他们,想得还多,想得还远,能不让他们惊奇和佩服吗?有的人来桃花岛是想拿走点什么,而这个人却带来这么多新想法,他们相信,他所说的一切都是为了桃花岛好,他们期待这位年轻人,能真正为桃花岛带来好运。

  接下来的一个月,把李明诚忙得够呛。给桃花岛的适龄儿童联系上学,自己贴钱购买蓄电池和一套自发电设备,为了合法经营,还成立了桃花岛村民合作社。他还利用网络论坛、QQ群、微信朋友圈等一切可利用的途径,推销桃花干、桃花粉和桃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桃花岛的桃花干,干而不碎,幽香扑鼻,既可用来酿酒,也可用来沐浴;桃花岛的桃花粉,细腻纯净,清香怡人,可添加于化妆品和食品,颇受欢迎。为了加快与陆地的联络,及时把货送出去,他请老村长出面,租用了一条渔船,每天两次往返桃水镇。眼瞧着李明诚瘦了一圈,桃花岛人的钱包却鼓起来了,大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这天下午,天气闷热,李明诚坐在海边的小木屋里,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村民自产自销的桃花干、桃花粉、桃胶,虽然有部分人认可,但要想长期发展下去,必须扩大规模,还要自主经营。他想和村长老黄商量,在桃花岛开办蜜饯加工厂,生产水蜜桃罐头和桃肉蜜饯,这样既解决了桃花岛村民的就业,还能提高桃子的附加值,源源不断地为桃花岛创造财富。

  天空忽然阴暗下来,太阳不知什么时候缩了进去,岛上狂风大作,桃树摇晃,四下里一片灰蒙蒙的,老天先是试探性地落了几点雨滴,接着就雷电隆隆,闪电霍霍,倾盆大雨如注而下,地上顿时汇成了一条条小溪,哗哗哗地流向大海。今年夏天特别炎热,好长时间没下雨了,这次大雨滂沱,痛痛快快地下个没完。

  李明诚呆呆地望着窗外白花花的积水,又喜又忧。喜的是旱情终于有所缓解,不止是桃花岛,全国很多地方旱灾严重,但愿这是一场雨露均沾的雨水,让老百姓种庄稼的损失能少一点,收入能多一点;忧的是眼前的桃花岛,桃树在风中剧烈摇晃,桃花是没影了,桃子恐怕也会损失不少,这对即将打算开厂的计划都会有一些影响。

  直到傍晚,雨渐渐小了,但依然没停,雨丝变得柔软而细密,宛若江南三月的春雨。李明诚踱出小木屋,意外发现,一道彩虹悬挂于湛蓝的天空,美丽而绚烂。李明诚久久凝视着,任凭海风吹拂,任凭雨丝缠绕。不一会儿,眼镜被雨水濡湿,视线渐渐模糊,而他的内心,愈发明晰和坚定……

  睡在小木屋里,李明诚思绪万千。想想离家已有两个多月,不知家里情况可好,儿子快要期末考试了,自己没有辅导他功课,也没有给他报校外培训班,他只是教会儿子学习要靠自觉,生活要靠自律,培养儿子良好的习惯,成绩就差不了。母亲被顽固的风湿病折磨得痛苦不堪,这都是年轻时落下的病根,医学发达,却没有办法治好这个病。父亲操劳了一辈子,头发花白,消瘦而苍老,却舍不得买好一点的烟抽,也舍不得买好点的酒喝,下酒菜只是简单的花生和咸菜。哪天回家了,要给父亲捎几瓶桃花岛的花酒回去,家人愿意的话,带他们来桃花岛散散心。他们以为我在这里吃苦,其实我在这里享福,忙并快乐着。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李明诚一大早就起来了,心里惦记着桃花岛成千上万棵桃树,不知一夜肆虐的风雨,摧残了多少风华正茂的桃树,不知会让桃花岛蒙受多少经济损失?没想到他开门一看,不禁愣住了。桃花岛上男女老少几十号人,比自己起得还早,他们有的在给被风刮得东倒西歪的果树打木桩扶正,有的把落花和树叶扫成一堆,葬在果树下当肥料。原来,桃花岛人对这样的风雨摧残早就司空见惯了,他们对损失看得很淡,只要树还在,只要家还在,就没什么好烦恼的,还得笑脸过日子。

  数百年来和桃花岛人朝夕相处而又熟视无睹的桃树,在李明诚的带动下,正在不断创造财富。从树皮上割下的桃胶,腌制的桃条,用糖水泡制的桃子罐头,原汁原味的桃花蜜,现在都可以卖钱,让快递公司送往全国各地。手头有钱了,就从城镇购买新的生活用品。彩电、电动车、手机、首饰、时装等等,妆点着崭新的桃花岛,这几个月,桃花岛人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在省城读大三的黄小洁,听父亲在电话里多次提及岛上新来的农业局干部李明诚,怎么和村民打成一片,怎么带大伙脱贫致富,不禁十分好奇。这个李明诚是什么来头,怎么会让全岛人相信他,他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给桃花岛带来这么大的变化,有机会倒要见识见识。

  来桃花岛小半年,李明诚没回过一趟家,只给家里寄过一些桃花岛的产品,还让家里人多给亲朋好友推销。他以岛为家,心里想的都是桃花岛的事。他和大家相处融洽,村民们都很喜欢他,信任他,没有把他当外人。李明诚想方设法为桃花岛所作的一切,全体村民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桃花岛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大家对美好明天满怀憧憬。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