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作品展示 >> 正文

援疆小说《燎原》第十一章 不离不弃(下)

 

2014-05-13 14:1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卫平,不要想太多,我只是做好我应该做的。况且,我说过吧,我们10个人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对不起,以前呢,都怪我对你关心太少了,今天晚上是我没有控制住情绪,冲着你发脾气,以后不会了,卫平。”祁俊飞不知道为什么会对鲁卫平说那些话,之前对鲁卫平的那番消极的言论,他是多么愤怒,多么痛恨。可是经历了刚才的地震,他仿佛经历了一次生死一般,祁俊飞已不在乎那些鸡毛蒜皮争吵,所有苦恼和忧愁都会消逝,如同脆弱的生命。在万能的大自然面前,世间万物都是那么轻那么淡。

  是啊,人最珍贵的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尊严,有人说是道义,有人说是爱情,有人说是理想。可是尊严、道义、爱情、理想,所有美好的追求和向往都是基于生命之上啊,没有生命的存在,世间一切都是空想。热爱生命才是最永久的真理。

  286团医院,鲁卫平安静地躺在病床上,表情显得非常安静。一直在医院陪同鲁卫平的祁俊飞从宿舍那边得到消息,晚上发生的地震震级为5.2级,最后一次余震过了两个多小时,团里说宿舍楼当时建造的时候是按抗8级地震建造,虽然房子已经十几年了,但仍牢固可靠,让大家安心回自己宿舍休息,此时,团里也恢复供电。张妍等人早已经冻得哆嗦,就放心地回宿舍睡觉了。

  祁俊飞让丁晓天回宿舍,由他一个人在医院照看鲁卫平,丁晓天不愿意,祁俊飞呵斥了丁晓天一句,丁晓天极不情愿地回去了。

  躺在病床上的鲁卫平看着丁晓天消失的背影,开心地笑了,祁俊飞问他为什么笑。鲁卫平说:“丁晓天那么好胜、不饶人,你就那么说他一句,他就乖乖地回了。”

  祁俊飞平淡地说:“唉,那小子已经习惯我那样对他了吧。”

  两人又聊到团里志愿者各自的情况,当然最后免不了聊到鲁卫平。

  鲁卫平告诉祁俊飞,现在他心里非常痛苦,因为来西疆前他是多么期待志愿者生涯,当时的他豪情万丈,激情澎湃。可是如今,他已经开始堕落,对志愿者生活不再怀有期待,甚至反感,短短两个月的工作,让自己变化如此之大,他自己也难以置信。现在自己非常矛盾,一方面不想放弃志愿者的身份,另一方面志愿者的工作让自己难以施展才华。

  祁俊飞听鲁卫平将自己所有的想法和盘托出,他觉得非常高兴,他知道鲁卫平跟他讲这些仍没有放弃志愿者理想,同时,他仍相信自己。

  于是,祁俊飞向鲁卫平讲述了一段故事:

  1941年11月,列宁格勒陷入德军的封锁已400多天,当地的居民只能靠领取少量的黑面包勉强维生,有数十万人活活饿死,饥饿已成为列宁格勒民众头等敌人。

  一天,上尉伊万诺夫正在押送一辆满载面包的卡车到达列宁格勒,一颗炸弹从天而降,在卡车左前方爆炸,司机当场被炸死,伊万诺夫也在刹那间失去了知觉。新鲜的面包散落了一地,街上弥漫着醇厚的面包香。等到伊万诺夫缓缓地醒来,看到上百名衣衫不整的中年男女不知从何处围拢过来,正争先恐后地把一块块面包捡起。

  伊万诺夫挣扎着挪动身体,竭力喊道:“这是送给东区伤员们的口粮,你们不能抢!”

  有个女人在口袋里装满了面包,却没有逃离,而是爬上车,把它们一块块地放进车厢,再折回来继续捡。那之后,没有一个人把面包塞进嘴里,更没人把它们带回家,而是争相把面包捡回车厢,直到增援人员赶来才准备离开。

  过来增援的人问明了情况,感动地拿起一些面包准备送给这些难民。

  所有人都摇着头,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的面包在路上,我们还能等下去。”

  祁俊飞故事讲完了,鲁卫平眼睛变得明亮起来,仿佛领悟到了什么。祁俊飞继续说道:“卫平,我和你的理解一样,志愿精神是我们心中神圣的力量,而这个社会是什么模样?涉世不深的我们当然看不清楚。所以,前进的路一定会铺满荆棘,一定会有泥泞。列宁格勒那些被封锁400多天的难民,在飞来的面包前都能坚持心中的信仰,相信幸福只是迟到,但它一定会来。所以,乱世不是逾矩的理由,困境也不是堕落的借口。志愿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志愿精神,铭记我们当初的誓言,坚守底线,我们便拥有了无法被战胜的力量。卫平,我知道也始终相信,你和我们大家一样,是非常优秀的,只是暂时迷失了自己。我相信你会很快走出心中的迷雾,找回原来坚定的自己。告诉我,你可以做到。”

  鲁卫平被祁俊飞一席话深深感动了,他没想到在和祁俊飞发生争吵后,祁俊飞竟还能这样对待自己,当时祁俊飞明明对他放弃了希望。

  他心里已经做好决定,不愿多说,说道:“俊飞,放心。”

  第二天,张妍他们都来医院看望鲁卫平,顿时,狭小的病房显得非常拥挤,大家争先恐后地问鲁卫平的伤势,路过门口的女护士走进来,警告他们不要太吵以影响他人休息。

  鲁卫平笑着说:“大家不用担心,没什么大碍,只是摔伤了。”

  然后,大家又一起聊到了昨天晚上的地震。

  祁俊飞通过上网得知,昨晚5.2级地震发生在博州精河县境内,属于中强地震,震源深度4.0公里,是浅源地震。

  张妍问:“震源深度和地震强度关系大吗?”

  祁俊飞接着说:“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按震源深度来分,地震可以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0-70km,中源地震震源深度为70-300km,深源地震震源深度为300-700km。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震源越深,破坏越小,但波及范围也越大。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

  张妍听到祁俊飞的解释后,不觉吓出一身冷汗,“那昨天的地震也是浅源地震吧,要是震级更高,那就太可怕了。”

  昨晚发生的地震仍历历在目,那是286团所有志愿者来西疆后发生的第一次地震。当时,张妍心里是多么担心丁晓天和祁俊飞,那一刻她懂得了生命和友情的可贵。也是在那一刻他更加敬重祁俊飞,大概也只有祁俊飞愿意为286团志愿者担当所有。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