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 11:18:00 来源: 贵州日报
龙凤2019年7月毕业于贵州财经大学。她说,西部计划志愿者这条道路,就像是在赶路过程中,无意间闯入的“兔子洞”,未来对于她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而服务一年的经历,让她得到迅速成长,对于未来,她有了方向,有了梦想。
去年7月,她来到六枝特区塔山街道聚福新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为一名专职志愿者,内心充满了期待,也做好了应对艰苦生活的准备。一年的时间,她在这趟旅程中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她主要忙碌在“青创汇”“四点半课堂”“脱贫攻坚青年夜校”等团属阵地上,同时负责“新市民·追梦桥”与“希望工程”项目,目前已参与组织搬迁青少年开展益智类、学习类、生活类活动100余次,覆盖90户家庭232名孩子。
她还积极参与聚福新苑村居工作,如舆情汇报、脱贫攻坚大排查等。这些看似零散的工作,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这些经历带给她的不仅仅是能力上的锻炼,更是意志力与毅力的锻炼。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龙凤用行动帮助孩子们拓展兴趣,在孩子们心中播撒音乐的种子,护航孩子们健康成长。
2019年9月,“希望工程”开始在聚福新苑实施,为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构建群众文化自我服务体系,龙凤在聚福新苑组织小朋友们组建了一支葫芦丝小乐队。
11岁的张浩宇,跟着爸爸妈妈从六枝牛场乡搬到了聚福新苑。在接触中,龙凤发现张浩宇很内向,不爱说话,她就想让小朋友参加葫芦丝乐队,帮助他建立起乐观的心态。
于是,龙凤到张浩宇家里动员他的父母让他学葫芦丝。起初张浩宇的父母拒绝了,因为他们每天要出去务工,张浩宇要留在家照顾弟弟。龙凤经过几次动员,让张浩宇的弟弟也跟着到“四点半课堂”,这样,张浩宇的父母才同意他加入乐队。“现在浩宇小朋友还是比较内向,但是只要一上舞台你会看到他发光的样子。”龙凤欣慰地说。
除了专业的葫芦丝老师每周给小朋友上两堂课外,龙凤通过自学,每天还会带着孩子一起练习。每天“四点半课堂”里的葫芦丝声已成为社区生活的一个调味剂,每天练习一小时,学习一小时,同学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孩子们多次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活动,如今的葫芦丝乐队已经累积了一定的表演经验。
“新市民·追梦桥”工作启动以来,工青妇等组织针对搬迁群众在生活、就业、教育、医疗、收入等方面的问题和需求,开展了系列工作。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她主动请缨,出色完成各项任务。为了帮助搬迁群众快速融入新生活,她经常和居委会的同事们一道入户,做政策宣传,新冠肺炎防护措施宣传,组织小区群众参加禁毒、“六一”、端午等活动。
让龙凤感受最深的是,安置点的设施在不断完善的同时,经过社区跟志愿者的宣传引导,搬迁群众也在慢慢改变,由“各人自扫门前雪”到主动为他人“雪中送炭”,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
有一次,龙凤在电梯里遇到一位卖菜的大婶搀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其实,这位大婶并不认识老人,老人已经89岁,进出门都需要人陪同。老人在外面晒了一会儿太阳想回家了,家里人却有事耽搁了一直没来接,这位卖菜的大婶就主动将老人送回了家。
“现在,这样暖心的小故事每天都在安置点上演。”龙凤说。(记者 许邵庭)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