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研支团:青海助学路 格桑初绽放

 

2016-12-09 09:55:00   来源:南通大学新闻网   作者:李彦龙

  格桑花之所以能在高原绽放,是因为有千万智慧与爱心汇聚成的清泉,为高原上花儿一样的孩子们带来希望和光芒。在2200公里外的“世界屋脊”有这样三位“通大人”——石艾秀、杨强、陈晨,他们组成了南通大学)首届研究生支教团,今年九月背起行囊,喊着“新西部、新生活、新成长”的口号,奔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寄宿制学校,开启了为期一年的青海助学路。

  心之所向 身之所往

  “去边疆支教是我大学以来最强烈的梦想。”医学院研15临床石艾秀说。

  “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去看看那些孩子。”理学院研16数学杨强说。

  “这将是人生中独特的一段经历,错过了会后悔一辈子!”电气工程学院研16电气陈晨说。

  2200公里的距离,2200多米的海拔差,365天的阔别并没有使研支团的成员望而却步。一获知研支团招募成员的消息,三个有着共同梦想的年轻人不顾家人的反对毫不犹豫地递交了报名表。

  学校对首届研支团成员的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通过自主报名、一轮面试、心理测试、体检、复试等一系列环节的考核后,他们终于拿到了前往青海支教的通行证。欣喜之余更多的却是担忧:如何向已经年迈的父母交代?而所幸虽然不舍,但父母更不愿让孩子为难,从“在家乡找份稳定的工作”到“出去闯闯也好”,原先反对的家人成了他们最坚强的后盾。

  “既然选择了就好好干,再苦也得坚持下去。”临走前,父亲对杨强的嘱咐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却将他的行囊塞得满满当当,恨不得把家中一切都放进行囊。“我收到妈妈发来的微信时,真的很惊讶。”陈晨一讲起这件事声音有些沙哑,“我妈说孩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微信能语音还能视频,这样我就能看到她了。”之前连短信都不会发的陈妈妈一有空就拉着陈爸爸学习微信。

  为了能够更加优秀地站上遥远西部的三尺讲台,为了对得起支教老师这个光荣的称呼,三个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前期培训:挂职锻炼、南师大培训、旁听教师技能专业课……当时在医院实习的石艾秀用“赶场子”来形容当时的场景:“每周五下班后就得赶晚上最后一班火车去南京,第二天早上还得坐一个半小时的地铁去上课,晚上再赶最后一班火车回南通,基本上睡不到几个小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在校团委自主开展的“通大爱传青海”系列活动学到的知识技能,在南师大学习的教学技巧、自身举止、心理学、“微格”教学等等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有了用武之地。非科班出身的陈晨和石艾秀提及前期训练不无感慨地说:“幸亏有所准备,不然就得出糗了。”

  经师之授 人师之伴

  腰背挺直,双手后背,盯着黑板,神情专注……与传统数学课学生只顾“埋头苦记”的听课模式不同,石艾秀的课堂别具一格,对一些重点、难点的授课采取“先听后记”的形式:“第一次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心里很忐忑,但孩子上课专注的神情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跟第一次站上讲台时紧张到喝光杯子里的水、双手直冒汗的“煎熬”不同,石艾秀现在更多的是享受课堂:“在课上和孩子的互动让我油然而生出教师的自豪感,我现在也在不停地摸索上课的小技巧。”她的备课本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知识点,规范书写精确到竖式上的“1”和“.”。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