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17 16:09: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在宁夏“两基”(即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攻坚期间,通过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三合中学的办学条件与“两基”标准的差距逐渐缩小,学校整体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形成了一个干净、整洁、富有健康情趣的山区校园。目前,学校的寄宿学生人数为295人,占到了学生总人数的92.8%。
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从2000年至今,每年有研究生老师来三合中学支教。研究生老师担任语数外主课的教学工作,并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十七年来在支持当地教育的同时,也不断联系外界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资助,陆续为学校购置水泵解决学校饮水问题,修建了三块水泥操场,植树绿化校园,安装路灯亮化校园,修建冬日暖心水房解决热水供应问题,修缮微机教室与图书馆,添置高低床与床垫改善学生住宿条件,不断地改善着学校硬件设施。
将台中学
西吉县将台中学始建于1970年,是一所乡镇初级中学,地处中静公路与固将公路交汇处,属葫芦河川道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这里曾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会师地(将台堡)。学校现占地面积34350平米,建筑面积21438平米,现已开设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574人,教职员工106人。
近年来,将台中学在中考中连年位居全县前茅,其对教育的重视也成为了农村学校的典范,这个地方不再是所谓的“文化的荒漠”。近三年高中录取人数每年在200人以上(不包含职业中学)。2014年中考成绩在全县综合排名第三,吸引兴隆、马莲、王民、硝河、玉桥、西滩等周边六个乡镇的部分学生前来就读。
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拥有教学楼二栋、综合教研楼一栋、学生公寓楼两栋、设施齐全的餐厅一栋;200米跑道的塑胶操场一个;拥有仪器齐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地理演示室和体育器材室,音乐教室、形体(舞蹈)训练室、综合实践室、快乐体育乐园、图书室和会议室等专用教室配套齐全;现有图书40000册,生均25册;有60人次阅览室两间;现有新旧微机室三间,配备电脑160台;多媒体室两间,教学设施完备,但由于教师缺乏相应专业技能,多数设施功能被闲置。
复旦大学第五届研究生支教团开始在将台中学任教,在教学工作和管理上,支教团被委以重任,支教队员主要担任主科教学任务。在兢兢业业完成本职工作教学任务的同时,支教队还做了大量扶贫工作,支教队为学校建设了图书馆(室),修建了水泥篮球场、体育活动室、不锈钢宣传栏,积极联络外界捐助电脑、速印机,支教队为了给当地师生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联系修建水泵房、水塔、锅炉房等,为当地师生解决了饮水困难,支教队还资助近十万元实现了校园亮化,以改善提高当地学生的学习环境,提升其学习能力。
平峰中学
平峰中学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平峰镇,距西吉县30公里,位于黄土高原腹地,位置偏远,气候较为恶劣,干旱严重。近些年,通过政府的扶持和外界爱心企业的帮助,学校整体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学生的生活,尤其是住宿条件、用水条件仍然非常艰苦。
平峰中学共有三个年级,11个教学班,其中七年级3个班,八、九年级各4个班。学校教职工共45人,教师以中青年为主,每人带一门学科,通常带两个班。全校学生共422人,学生中有95%住校生。学生目前住在集体宿舍,均为平房。共有24个小宿舍(8~10人间),11个大宿舍(16人间)。学生家庭通常4-8口人,基本以农业收入为主,少部分学生家长外出打工,户年均收入1-3万元左右。
平峰中学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资助和奖励,除教育局和学校设立奖学金外,还有由杭州超腾碳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每学年捐助的“超腾奖学金”、2017年针对贫困生新设立的“超腾助学金”;以及,由香港亚太集团捐助的“亚太西部优秀学子奖学金”。除此之外还有社会爱心人士对学生的一对一的资助,每年资助金额500-800元,以及一些企业和爱心人士捐助的衣物、学习用品等物资。
二、贵州息烽县
息烽县,贵州省贵阳市辖县,息烽素有“川黔锁钥、黔中咽喉”之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商贾投资兴业的“风水宝地”,也是游客休闲避暑的目的地。全县总面积1036.5平方公里,辖七镇三乡一社区,174个村、居,总人口26.5万,其中农业人口23万,苗、布依等17个少数民族人口1.37万,占总人口的5.3%,是一个多民族散杂居的城市。
息烽县南高北低,属北亚热带和南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5C,年均降雨量1111毫米,大部分地区全年无霜期在270天以上。由于海拔高、纬度低、高差大,气候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点,适宜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多种农林作物生长。
息烽地处国务院确定的黔中经济区,位于贵阳生态保护发展区、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带上,北隔乌江与遵义县、金沙县相望,南与修文县接壤,东与开阳县毗邻,川黔铁路、210国道、黔渝快铁、贵遵高速公路纵贯南北,息烽港及三级航道可北入长江、南下珠江,处于西南交通网重要节点上,交通、区位优势突出,投资环境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2015年地方生产总值完成149.09亿元,是2010年的2.25倍,年均增长17.6%,高于全国和省、市平均增速;人均GDP突破6万元大关,达到67909元,年均增长17%;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为13.65亿元、7.37亿元,年均增长20.4%、25.58%;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95元、10822元,年均分别增长11.3%、16.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每年均处于全市前列,城乡收入差距由2.9∶1缩小到2.3∶1。经济发展综合测评2015年在全省31个经济强县排第8位,首次进入十强行列。
乌江复旦中学
息烽县乌江复旦学校(中学部,原九庄中学)位于息烽县西北部,距县城33千米。学校自1958年建校以来,不断发展壮大。2005年,在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之际,复旦学子决定捐款100万元在西部地区建一所复旦实验学校,通过原贵阳市委副书记高文兵同志的牵线搭桥,贵阳市委、市政府的积极争取,项目最终落户在具有光荣传统历史的息烽县九庄镇,于2006年8月建成了现在的乌江复旦学校。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