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有过愤怒有过悲伤但我依然不放弃

 

2019-10-11 15:5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加入研究生支教团是我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到西部开展支教的经历令我终身难忘。

  2019年8月,我来到云南省保山市芒宽彝族傣族乡。这是个多民族聚居的乡镇。在芒宽民族中学,我迎来了报到的学生们,也开启了一年的支教生活。支教工作不简单,也不轻松。作为两个班级的英语老师,我一周有26个课时的教学任务。作为新任教师,心理上的压力在所难免,我想只有化压力为动力,才能更好地胜任教学任务。

图为江南大学第21届研支团成员潘梦妍在上课。潘梦妍 供图

  身为一名师范生,带着一份自信,我走进了班级。开学第一节课,按照惯例进行了自我介绍,但学生的表现和我想象的千差万别。原以为初一年级的学生是活泼好动的,但是学生做自我介绍时,班里竟然没有一位能大声说出自己名字的,有些学生说话的声音小的,即便我站在他旁边都听不到。学生的这一反应让我大吃一惊,原本应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变得十分凝重。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选择了用聊天的方式融入他们。从聊天中我了解到,原来班里的大部分学生是跳级的,有些小学只上过一、二年级,或者只上了六年级,就升到了初一,用普通话来进行自我介绍对于他们有些困难。除了说话,更难的还有写字。面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学生,我的心情十分复杂,我想,我来到这里的目的不仅仅要教给他们课本上的知识,完成教学计划,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开阔眼界。

图为江南大学第21届研支团成员潘梦妍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们读英语课文。潘梦妍 供图

  一个月的支教生活很快就结束了。这一个月里有过愤怒,有过悲伤,也有过惊喜和喜悦;也曾反思过自己的教学方式,抱怨过学生的基础太差,但是我依然没有放弃,因为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相信只要共同努力,一定会创造奇迹!(江南大学研支团 潘梦妍)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