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10 11:41: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题记
在毕业之际,我怀揣着一腔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懵懂初心,参加并顺利通过了研究生支教团的选拔考试,伴着“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口号,与其他六位新疆分团的支教队友一起坐上K1084次列车,跨越5300多公里的距离,到达了新疆,开始了期待已久的支教生涯。
袁毓(前排中)与队友合影。袁毓 供图
抵达以后先见了凌晨一点的塔城,头顶的星星比家里多,和水一样安静。适应塔城一开始并不容易,偶尔还是会想念爸妈的唠叨和自己小屋窗外车水马龙的夜景。就像是从一间因为暖气太足而缺氧的房间走到寒冷但空气新鲜的室外。异乡人的身份让我更加明显地看清自已的状态,无论是性格中的不成熟之处,还是对生活日益稳健的把控力。即便如此,我仍会明显地意识到,我现在所做的,是迄今为止做过的最最好的事情。我将要在这里打开的,是娃娃们很广阔很广阔的未来。
上岗之前我的心情是忐忑的,角色的转变给我带来了视觉的转换。当站在讲台上,看着台下那四十多个小脑瓜望着自己的时候,当课下娃娃们和我们憧憬大学生活时,当他们听我讲述从武术之乡到从冰雪之都再到油画之城的教育梦想时,当我和他们讲“少年智则国智”的时候,那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有一些娃娃很乖,成绩中游,每天都按时打卡,从来没让我在催卡名单里看到过;也有一些娃娃调皮捣蛋来故意小小地来讨一下“打”,但是他们在路上看到我会远远地就开始喊“袁姐姐好”。每次见到他们,听他们讲话,都觉得心里软软的。我开始喜欢和我的娃娃们在课下谈心,每次谈完都觉得自己在小本上又涂了一个小星星。我告诉他们“发光不是太阳的权利,每个人都可以。”“跟自己上进心去合作,要向上走,不要放弃对自己的信心。”
袁毓在英语课堂上。袁毓 供图
从天未曾大亮的早读到繁星点点的晚自习,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娃娃们一边调皮吵闹,一边慢慢开始学曾让自己头疼的英语。我也慢慢知道了亚克西是好的意思,二天是改天、下次的意思,也习惯了他们在话尾加撒来和我撒娇:“好的撒袁姐姐”“记住了撒袁老师”。每一个娃娃都挺可爱的,独一无二的那种可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日记本上的字从“有点想家”变成了“珍惜当下”。
我开始更多地去记录娃娃们的生活,记录二十几岁的我和他们的故事。写我们的疲乏和彷徨,写我们的昂扬与期待;写我们一起奋斗、跌倒、爬起,再出发;写我们在无数个清晨里重振旗鼓;写我们在无数个黑夜里决定赌上明天。我传授的知识拥有改变娃娃们未来的可能性,一想起这一点我就心潮澎湃。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原来真的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图为听课的孩子们。袁毓 供图
支教作为我人生途中的一课,我在努力体验它、适应它,以免留下遗憾。当备课和青年大赛课还有汇报会赶到一起导致我嗓子沙哑而不得片刻休息的时候,班里最不服管的娃娃在下课偷偷把一盒药塞进了我办公桌的抽屉里。在那一瞬,胸中忽地涌起“世界真美好”的感慨。那时我开始明白,“辛苦与享受相伴而生,前者锻炼我感知后者的敏锐,一同激发起某种平日里未有的奇异可爱的情感”。它们就这样发生,让我变得更加饱满,我也会这样一步一步缓慢又坚定地继续陪着我的娃娃们在成长之路走下去。爱每一个娃娃,无论是一年,还是以后。
(作者:袁毓,女,哈尔滨师范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塔城分团支部书记,现服务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