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感悟:支教让我明白有种感情叫“兵团情”

 

2018-07-31 10:4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一年前,我们满怀信仰,为了同一个梦想踏上远离故乡的列车,为了那句“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誓言,邂逅在祖国的大西北。为了追求,选择西部;因为缘分,不期而遇。

  我是兵团人,我是一个兵

  60多年前,来自五湖四海的十多万官兵在这片西北大地上开始了屯垦戍边生涯,在两千多公里的边境线上驻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国防屏障。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这些兵团人挖通了水渠、开垦了荒地、建立了工厂、盖起了楼房,平息了分裂分子的叛乱、击溃了外国势力的入侵。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这些老兵是共和国的新长城……

  来到兵团,我努力地想象着,一个人守着一群羊,在这渺无人烟的边境上一住就是几十年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放牧就是巡逻,种地就是站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渐渐觉察到,服务兵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仅仅是沿着无数先烈的足迹在往前走而已,只不过现在需要我做的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往前探索走一段。这一段路多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有添砖加瓦的作用。

  岗前培训时,有位老师曾经说过:“作为兵团人,就要有一个兵的样子,就要对得起这个兵字。”这让我对“兵团”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这样,我参加了民兵训练,加入了巡逻队、护校队,维稳值班、民兵巡逻,甚至还奔赴兵团党员廉政教育基地,参与了为期十五天的民兵执勤任务。也就是那时候,我多了一个“兵”的身份。

  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

  二十载风雨砥砺,二十载春花秋实。前几天,各高校研支团团长点亮地图的照片刷遍了朋友圈。从1999年第一届22所高校到如今187所高校志愿者遍布祖国西部各地,我们有幸见证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的成长。第一次听到就让我热泪盈眶的一句话是“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

  出征仪式上,我曾经表示过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个“被需要”的人。参加研究生支教团,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在服务地所在的学校,我们是教师眼中的“高材生”,所以我们是全能的,可以去教授任何一个科目。从二年级数学到七年级生物,再到七年级英语,最后又到七年级生物,我可以很自豪地说,不管代什么课都好,因为我喜欢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孩子们遇到生活、思想方面的问题,也会主动来找我解决,这让我真实感受到了什么是“被需要”。因为人尽其才,我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一年志愿者,一生志愿情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其中的纯粹。一年的时间太短,短到还没来得及拥抱每个人就要面对分别;一年的时间太长,长到足够令我此生都能回想和牵挂。

  当我教学任务有调整时,之前班级的学生悄悄给我留言“老师你快回来吧,我保证认真听讲”,让我明白了有一种感情叫“师生情”;师市第十次团代会筹备期间,连续十几天熬夜加班并肩战斗,让我明白了有一种感情叫“战友情”;初来满腔热情,离开依依不舍,“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永存我心,让我明白了有一种感情叫“兵团情”。

  我不会忘记自己最开始选择支教时的那份初心,那份真诚和感动;我更不会忘记,我是一名中国青年志愿者,以志愿的名义,奉献无悔的青春。

  时间的列车很快,分别的日子也越来越近。青春注定是一场拼搏的旅行,远行的青年唯有背上行囊,继续奔向梦想的前方。我愿满载这一年的收获、勇气与责任,一路前行,追梦无悔!

  (作者简介:吴泽本,南京林业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曾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学校。)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