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随笔:时光漫流如歌 感念师恩心永恒

 

2018-09-18 15:5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2018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4个教师节,很庆幸一年中有这么一天是属于老师这个群体的。老师们终于能拍拍肩膀上的粉笔末,脸上挂着“羞涩”的笑容,站在台前接受平日里或勤勉听话或调皮捣蛋的“小家伙们”的感谢和赞美。

  为了感念师恩,慰问在一线孜孜奉献的人民教师,在第34个教师节到来之际,郑州大学第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内蒙古分队的成员在9月9号走进多伦县回族小学,为那里的一线教师送去了真挚的祝福和问候。为了给老师准备节日礼物,成员们提前来到学校,分配活动任务,准备活动材料。九个人的身影来回穿梭在会议室和教室。他们分工明确,忙中有序,你帮我递个剪刀,我帮你抬个桌子,你帮我审审节目,我帮你整整衣服。成员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带领孩子制作剪纸、折纸等工艺品,一组去排练歌曲《感恩的心》。准备工作完成之后,与老师们的见面会就正式开始了。为了活跃气氛,支教团成员们率先登台。一首吉他弹唱跟一首清唱,音有点不准但情却深;一支蒙古风情的舞蹈虽然用手机来伴奏,但一招一式尽显舞者的光彩;同学们的排练尽管只有一个小时,但看到他们认真努力表演的时候,你不能不为之动容。老师们的阵阵喝彩就是最好的证明。同学们为老师送上了自己制作的爱心剪纸和折纸。看到虎头虎脑的学生们用自己歪歪扭扭的字体写下的真挚话语,老师们都备受感动。最后,支教团的成员和孩子们又一起为老师们奉上了节日的花朵。粉红色的康乃馨沾上些许水露,却挡不住它香气的蔓延。多伦的夕阳余辉透过窗帘,给整个会议室染上了秋菊般金黄的色彩。此时,孩子们和老师们的笑声在房间中荡漾,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仿佛这笑声柔和了整个世界。

  回族小学的校长,一位典型的北方人,身材高大,声音洪亮,用他宽厚有力的手掌热情地跟每一位老师握手,并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当支教团成员把鲜花送给校长时,他转手送给身旁的女老师,说:“这位老师是我们学校教龄最长的老师,她是这里最应该得到这捧鲜花的老师”。大家都笑了,心里满满的都是敬意。随后,支教团成员和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就当前教育现状、学校发展规划、课堂教学经验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通过这些交流,成员们深切地了解了一线教学的艰辛,同时也感受到了为人师者的幸福。

  教师节已经在他的年轮上划上了34个圈,老师们用年复一年的默默奉献推进了社会文明和发展。但对于郑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内蒙古分队这群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今年这个节日却比平日更多了一种别样的感受。他们恍然间发现今年这个教师节也是一次给自己的鼓掌和激励。

  这群年轻人背上行囊,一路向北,离家千里,离开了他们一直依赖的家人和老师。他们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迎来了一群活跃且聪慧的学生。看看这些孩子吧,那股子机灵劲真是一如当年的他们。这是缘分的牵引,还是命运的使然?让一群志在用知识用教育改变命运的年轻人遇见这些内心充满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学生!热爱孩子的鲁迅先生曾说:“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在这里不想赋予支教人太多的意义和符号。有远大的梦想当然好,但务实的工作与点滴的积累同样不可或缺。我们是热爱孩子,热衷教学,敢于奉献的平凡的支教老师,只希望我们的到来能让孩子在学业上,在生活中有所进步,对人生和明天有更多思考,然后以后能越来越好,足矣!

  无论是老师的身份还是学生的身份,我们对于知识的崇敬和对老师的尊敬都是如一的,真挚的。甘为孺子牛,勤勉教书,努力育人。老师打开的远不仅仅是课本,更为孩子们打开了摆脱愚昧、通向远方的大门。时光漫流,我心永恒,岁月如歌,感念师恩。师恩绵长,源远如水;师恩永驻,屹立如山;师恩长存,温厚如云。(郑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内蒙古分队 张旭阳)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