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师大研支团姐妹花:不同的西部照耀共同理想

 

2021-09-03 10:4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2020年夏,四川师范大学第22届研支团共18名队员奔赴不同的支教服务地,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服务工作。在这支队伍中,有一对双胞胎姐妹,姐姐刘路娟,服务于雅安市宝兴县灵关中学。妹妹刘仕娟,服务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苏坝镇初级中学。盛夏,她们走进西部,各自扎根,经历了一年不平凡的岁月。

姐姐刘路娟(左)和妹妹刘仕娟合照。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 供图

  默契是并肩而行的选择

  刘路娟本科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大学毕业前夕,成功入选四川师范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刘仕娟本科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英语专业,2020年成功考取四川师范大学学科教学英语专业研究生。2020年8月,姐妹俩一起加入四川师范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大家庭,从此成为了“战友”。

  支教是“蓄谋”已久的决定

  为什么会加入研支团?姐妹俩有不同的答案。姐姐刘路娟就读教育专业,四年来,教育科学学院的培养让她和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立志毕业后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从大山里走出的她,深知山区学生求学艰难,于是决定回到大山里去。妹妹刘仕娟则不一样,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肆虐期间,看到姐姐为甘孜州道孚县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做线上辅导,她就产生了为孩子们做些什么的念头。这个念头渐渐在刘仕娟心里生根发芽。2020年夏,得知22届研究生支教团补充招募的消息后,刘仕娟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延迟入学,去彝区支教一年。就这样,姐妹俩不约而同地踏上了支教之路。

  教育是以心换心的艺术

  2020年夏,姐妹俩先后被派遣到雅安宝兴和乐山马边两个服务地,担任初中英语老师。两人在不同的支教地,相似的岗位上,践行着相同的信仰。她们一起从中学习,一起交流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分享教学经验,一起慢慢积淀成长。

刘路娟在授课。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 供图

  刘路娟担任初三复读班英语老师。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和第二次中考的压力,让她焦虑不已。第一次上课,看着有些同学连基本的英文自我介绍都无法表达,刘路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样才能带领孩子们自信地去迎接第二次中考呢?她想了很多办法:向前辈们请教学习,和同事们交流沟通,甚至向自己的高中班主任取经。刘路娟摸着石头过河,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慢慢地,她探索出了门道。中考结束后,学生兴冲冲地告诉她,“刘老师,听力好简单呀,我直接听出了答案!”成绩出来后,学生确实也没有让她失望。她所教授班级,高中上线24人,上线率达到了62%。

 刘路娟给学生讲解习题。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 供图

  2021年6月,姐姐刘路娟完成支教工作后,前往妹妹刘仕娟所在的服务地乐山马边了解情况。“那边的环境更艰苦,但孩子们一样纯真。他们对我这个‘新’刘老师充满了好奇,甚至邀请我去给他们上一堂课。”刘仕娟所在的学校,学生几乎都是彝族孩子。对于母语是彝语的孩子们来说,英语无疑是一门“二外”,这给刘仕娟的英语教学工作带来挑战。“还记得第一节课我问孩子们会讲哪些英语,孩子们大声地说出了‘ABCD’和‘hello’,然后教室就陷入了一片寂静。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没想到大部分学生都是零基础。”既然如此,那就从头开始,从“心”开始。黑板上的四线三格,桌子上的一摞摞作业,刘仕娟带着孩子们一步一个脚印,走进英语的殿堂。支教结束,刘仕娟所授班级平均分提升了近20分,其中一个班级一年来成绩稳居平行班第一。

图为刘路娟和队友进行家访。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 供图

  除了三尺讲台,校外也是教育教学的阵地。在马边,妹妹刘仕娟和队友们奔波在控辍保学和送教上门的山间道路上,让更多彝区儿童返回了校园,也为那些因故不能到校学习的孩童带去知识和希望。

  志愿是铭记于心的使命

刘仕娟进行上门送教。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 供图

  姐妹俩不忘自己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各种志愿活动。几乎每周六,刘路娟都会和队友们开展“童伴之家”志愿活动,给那里的留守儿童带去知识和欢乐。端午节,刘路娟和队友们学习包粽子,并挨家挨户地送到老人手上;她拿起扫把簸箕,为创建文明城市献出一份力量……刘仕娟在清明假期间,参与马边第四届小凉山采茶节活动,在高速路口处迎接外来游客,介绍马边的名胜古迹和独特彝族风情;她也积极参与到创建秀美马边的行动中,和队友们一起清理河道垃圾,打扫街道卫生。

  关心是双向奔赴的温暖

刘仕娟在备课。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 供图

  教育是一场爱的双向奔赴。支教一年,姐妹俩立志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刘老师,你会主动来到我身边解答我不会的问题吗?”“刘老师,你教我的时候,我第一次得到肯定和鼓励。”这些来自孩子们的话语,一点一滴温暖着姐姐的心。离别之际,孩子们给姐姐刘路娟写下了小纸条,字里行间,藏着他们明目张胆和心照不宣的喜爱。妹妹刘仕娟说,彝乡的孩子,善用他们特别的方式,传递真诚的爱意。他们会在课下用白纸和粉笔变出一朵朵彩虹般的花;会在季夏六月,带来久久不能弥散的栀子香;也会在李子成熟时节,在老师的办公桌里藏一把李子。“老师,你像我的姐姐,有时还像我的妈妈。”这句话则是刘仕娟支教岁月交出的最完美的答卷。

刘仕娟课后辅导学生。四川师范大学研支团 供图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回首来时路,刘路娟、刘仕娟姐妹俩都庆幸自己当初坚定的抉择。这一年里,姐姐见过灵关深秋的红叶,也看过夹金山顶的风雪。妹妹感受过马边夏季的晚风,也见过炮台山野烂漫的山花。走过四季,识得那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不知不觉,那里仿佛成为了她们的第二故乡。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从2002年起,四川师范大学已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服务项目19年,累计派出志愿者161名。未来一届又一届的研支团成员,也会如刘路娟、刘仕娟姐妹俩一样,不忘初心,紧握支教接力棒,怀揣教育情怀,肩负研支人的使命,为西部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责任编辑:李彦龙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