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01 08:51: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人生是一种经历,人生更是一种感悟,怀着这朴素的想法加入西部支教的行列中。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是我作出最正确的决定
2012年9月,我作了一个重要的决定,那就是走进西部。时至今日,脑海里仍深刻的记得那天那个普普通通的中午。“滴滴,滴滴”,正在午休的我被手机短信铃声震醒,随手翻看,“现向全校本科毕业生中公开招募青年志愿者,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到中西部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支教,当看到这个字眼,我一股脑的爬起来,不知从哪里来的坚定,对自己说,我要报名参加。
通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团委的层层选拔,经过笔试、面试、考核,审查等诸多环节,我和其他两名同学光荣入选为共青团中央西部计划项目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一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成为了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中的一名志愿者。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就莫过于用自己的生命去点亮更多的生命。趁着年轻,身体力行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的人生有值得回忆的片段。最重要的是,凭借一颗充满热情的心,走进西部。
汉中明珠,朱鹮之乡,具有无法抗拒的神奇魅力。带着对支教生活的种种向往和憧憬,踏上了去往支教基地的道路。汽车缓缓的驶出市区,沿高速路南下,穿梭了一个个隧道,翻过起伏连绵的秦岭山脉,在西汉高速行驶了3个多小时,大地越来越辽阔,天空越来越高远,到达了目的地——洋县马畅镇。不同于我来之前想象中的支教,这里没有简陋的大门,没有泥泞的土地,没有破旧的教室。映入眼帘的,而是宽敞的校门,平整的校园,整齐的教学楼和宿舍楼。
2013年9月1日,三尺讲台和一支粉笔给了我另一个施展的舞台。服从马畅镇中心小学教务处的安排,我担任三(2)班的数学、三(3)班的品德与社会、三(3)班的体育和四(3)班的美术的教学工作,另外,还负责学校的合唱队排练。一个星期有20多节课。就这样,开始了我的志愿支教生涯。
奉献是一种社会责任感
当我正式走上讲台,迎来了我的第一批学生,也就是那个时候,第一次有人称呼我为“冯老师”。当一双双大眼睛齐刷刷地看着我的时候,我真有点不知所措。记着第一节课是一节数学课,我头天晚上认真研读了课本,写好了上课教案,自认为作为一个高等教育学府的大学生,对付这帮小学生,应该绰绰有余。但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刹那,当我看见孩子们那渴望求知的清澈眼神的时候,我突然明白我要做的还必须更多。这才是刚刚开始,所有的自豪感和优越感就都没了,剩下的只有责任感。在西部干渴的土地上,我愿做一瓢水。
我带的三(2)班数学成绩不是很好,数学基础很差,有些孩子连九九乘法表都记不下来。对于没有教学经验的我来说,也是很着急,要说有失落也有,有气馁也有。但我想,我积极了,孩子们也会积极,我向上了,孩子们也会向上。慢慢的,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学会用自己的思路来思考如何解决一个数学问题了,而且有几个同学也喜欢去钻研数学问题了,也有的同学因为我的讲课而喜欢上了数学看到这些,我感到由衷的欣慰。半个多学期过去了,我所教的班级数学成绩直线上升,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欢呼雀跃着。说实话,这个结果我有些出乎意料,当时就想着不要拖全年级的后腿就成,没有想到小小的他们会有这样大大的潜能。有些事,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努力,而是努力了才能看到希望。
累并幸福着
在我的周围总有一种情感让我情不自禁,来支教,就是让精神受到一场洗礼。这些像花朵一样的孩子们,给了我许多我不曾体会过的感动,更教会了我许多书本上不曾读到的东西。2013年,我多过了一个节日,那就是教师节。第29个教师节,是我过的第一个教师节。还记得教师节那天,还是像往常一样走进办公室,我的桌子上已经有了几朵小花,有从商店买的塑料小花,还有从路边摘的野花。红的、绿的、紫的、黄的、粉的,五彩缤纷的。还有自己亲手做的卡片,看到花和卡片的那一刻,除了欣慰,更多的是感动,仅仅教了他们十天,他们便待我如师,只因为我是他们的小冯老师。
这里的孩子是淳朴的,每次我拿着水杯去接水时,总会有学生跑过来说:“老师,我去帮你接”;每次我抱着作业去教室时,总会有学生喊着“老师,我来帮你拿”;每次走在放学的路上,总会有学生追上来,递给我一些好吃的说“老师,给你吃”。这里的孩子是懂事的,当学生看到我哑着嗓子给他们上课时,再不听话的学生也停止了在课堂上的捣乱,安静地听课;当学生知道我感冒发烧时,会自发地跑来看望我,还带来他们的小礼物……
在支教的年岁里,每天都朝夕相处的,是我的学生。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候,我才真真切切体会到了“教师”这两个字的含义,也明白了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么重。孩子们亲切叫你的一声“老师”当中,包含了多少说不尽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