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09 15:00: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11月15日上午8:30在校团委会议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邀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难忘荆楚十大新闻人物”、现公共管理学院分团委书记范献龙老师,为支教团成员做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经验交流会。在短短两个小时的交流中,范老师与支教团成员分享了他在神农架山区7年的资教经历,对即将踏上支教旅程的支教团成员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经验传授和令人震撼的精神鼓舞。
7年的资教生涯,范老师徒步翻越三千多里山路,逐一拜访100多位学生的家长,给大山深处的父母们传递知识改变命运的讯息,给渴望知识的孩子们带去走出大山的信念。家访是范老师资教的开端,而随着深入地了解与探访,他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继续求学时,范老师拿出他每个月仅有的工资,和一起来资教的战友们成立了一个助学基金,正是那20元、50元的资助,改变了山区孩子们的命运。与此同时,范老师还将外面的世界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开拓家长以及孩子们的视野,放眼自身的美好未来。
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我们更要把握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和挑战,肩负起身上的重任,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支教老师,我们应该努力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一、多交流,少居高临下。
正确定位自己。与支教学校的老师们多进行沟通交流,虚心向他们请教,不要把自身摆在一个过高的位置上。毕竟他们是有实际教学经验的老师,对学生们又有不同程度的了解,我们虽然在学历和知识储备上可能更胜一筹,但是我们需要把自身学到的知识系统地转化为教学语言,让支教地区的孩子们能够理解并能够有效地运用,这才是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老师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二、多肯定,少指手画脚。
对待工作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支教地区不论是教学资源还是教学方式可能都比较落后,我们要做的是把我们接触到的前沿思想、先进的设备等引入到当地,并很好地与当地的教学实际相结合,而不是完全否定他们的教学模式,要求他们按照我们的思路去走,毕竟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符合当地的实际的才是最好的。我们要肯定他们的优点,也要把先进的理念带给他们。
三、多建议,少抱怨牢骚。
摆正自己的心态。支教地区的各方面条件肯定是不如以前自身学习生活的地方,这时候我们要擅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而不是一味的抱怨,这样问题不仅得不到解决,自身也会陷入郁闷的境地,不利于支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多聆听,少思维定式。
换位思考,学会聆听。西部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在信息上比较闭塞,我们要做的是聆听他们的想法,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去向他们传递知识,而不是将我们认为最好的东西一味的灌输给他们,这样会让他们产生排斥心理,不利于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第十五届研究生支教团要向范老师学习,勤勤恳恳,乐于奉献,在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涯中,踏实坚定地走好每一步,勇于承担扶贫接力的重任,为支援西部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工作动态
政策文件
人物风云
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