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支教纪实:青春之花绽放在凤羽水乡

 

2014-06-28 17:05:00   来源:金黔在线   作者:李彦龙

  编者按: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接触到了一群远道而来的支教老师,经过了解才知道他们是一年前响应西部计划号召来到三都支教的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在这群志愿者充满自信的脸上,看到了他们的朝气,也看到了他们对三都不禁流露出来的感情。

  6月28日 期末考试将要到了,这意味着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8位志愿者在三都一年的志愿服务工作即将结束,7月将踏上开往武汉的列车,重新回到母校的怀抱,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武汉理工大学积极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关于招募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的号召,2013年新增三都县为对口服务地,选派8名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赴三都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等志愿服务工作。

  志愿者告诉记者:三都县是学校新对口的服务地,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是一年来,8位志愿者团结拼搏,始终以母校“厚德博学 追求卓越”的校训勉励自己,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做好全国唯一水族自治县的志愿服务工作。现在,一年过去了,回忆这一年的经历,每位志愿者都如数家珍。

  一年前,和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8位志愿者告别母校,但他们却没有选择走进大型企业或者进入大城市打拼,而是在保送研究生之后休学一年来到祖国西部奉献自己的青春。

  和许许多多支教老师一样,支教之路的艰辛永远在意料之外……

  “当地的气候比较怪,我们都是非师范类的毕业生,走上讲台讲课嗓子经常不舒服,很多队友都得了慢性咽炎。”志愿者告诉记者。

  最不能适应的还是当地的山路。“每次下乡总是要走各种山路,这里的山路弯特别多,比山路十八弯还夸张。记得有次去巫不乡,过了都江就开始一个弯接一个弯,几个小时的山路下来,两位志愿者都晕车难受的不行了。”

  8位志愿者支教的学校都在县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生长环境比较闭塞,学习基础也不是很好。“每次看到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我就很想把我知道的都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美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怀着对支教服务工作的责任和热情,志愿者们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教学中。一堂45分钟的课,他们经常用几个小时的时间查资料、备课。一年间,他们基本没有请过假,有的志愿者连续几天身体不舒服,还是仍然坚持给学生们上完课才到医院去看病。“我喜欢一早来到学校,听着安静校园里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