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6 07:29:00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李彦龙
韦艳莎至今仍记得,她带着第一批爱心礼物去到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中心小学时的情景:有的孩子颤抖着双手接过礼物,有的孩子拆开礼物后兴奋得大叫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看的手表……看着孩子们开心地笑着,激动地闹着,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白费。
韦艳莎有一个洋溢着青春气息的称谓——西部计划志愿者。
今年,又有463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奔赴广西各地开展志愿服务,为乡村基层教育发展注入了新力量。志愿者们是如何帮助偏远地区乡村学校学生感受教育的温度,引领孩子们发现教育之美的?且看,笔者采撷到的志愿者支教的暖心故事。
公益活动温暖山里娃
华南理工大学的韦艳莎,在担任龙胜西部计划志愿者自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时,参与组织了“爱心教室”“你的购物车,我的小心愿”等公益活动。而事实上,她的经历,只是志愿者们支教暖心故事的其中一则。
龙胜地处桂北高寒山区,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区学校地处偏远,气候严寒,喝水成了难题。
2013年,团县委工作人员及西部计划志愿者在走访不少学校后发现:山里的孩子基本没有水杯,喝水时多用搪瓷碗,有时用塑料瓶。有些孩子为了方便,直接用嘴对着水龙头喝。尽管部分学校供应热水,但在寒冷的冬天,开水很快变成了冷水,喝一口冷水,全身都哆嗦。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志愿者们自发开展“宝杯计划”公益募捐活动,靠着“一张嘴、跑断腿”的精神,为孩子们筹集资金购买保温杯。他们直接与生产厂家沟通并参与设计,力求延长保温时间。为促成此事,他们真可谓跑断了腿。龙胜的山路多且弯,有时候早上出去,天黑了才能回来。
“宝杯计划”自2013年启动以来,目前已覆盖龙脊镇、马堤乡、瓢里镇等10个乡镇共53所乡镇小学与村小。
就读于广西民族大学的邓诗涛现在龙胜平等镇扶贫站服务。一年多里,他几乎走完了该镇所有学校。一次,他到一所学校送资助款时,向校长询问起学校概况,得知该校食堂没有桌椅,学生吃饭只能蹲着。志愿者们记录在册并汇报上级,后在多方的积极协调下,为该校送去了用餐桌椅。“吸引更多的援助是我们的使命。对孩子们的每一个承诺,我们都会努力做到。”邓诗涛表示。
给乡村学校注入活力
如今,一些乡村小学教师老龄化较为突出。相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刚走出大学校园的“90后”西部计划志愿者,能将更新的知识、更开阔的思维和见解带到学校,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为乡村学校注入新鲜活力。
广西师范大学学生班宁在桂林资源县车田民族初中教数学,她采用了新颖的教学方式。初中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为了让学生不捣乱,认真听课,她尝试了各种各样有趣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比如教授全等图形时,她就引用了“连连看”小游戏,每一个小方格就是一个等边图形,色彩斑斓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等图形吸引了学生眼球。她把游戏画面投影到电子白板上,学生跃跃欲试,坐在后排的学生甚至站起身来张望。每组抽选一到两个学生上去玩,台下学生盯着屏幕,冲着玩游戏的学生喊着“红色三角形”“绿色正方形”……
班宁还要求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让学生搜集做错的题目然后认真订正,在反复做题的过程中熟悉解题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在教学与管理上我们会有很多新的点子,学生课余生活丰富了,学习方式不再单调,交头接耳、发呆的学生少了,上课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班宁觉得新的教学方法为学校注入了活力。
车田民族初中硬件设施完备,教学楼崭新,每个教室都配备有电子白板。借助完备的教学设施,班宁还搭建了校园广播站,让学生自己采写稿件,编排节目。这些学校从没有实践过的“新东西”,让孩子们知晓了更多的时事,了解了外面的精彩世界。
借科技拓展学生眼界
服务于贺州钟山县公安镇中心小学的肖静就读于桂林理工大学,在中心小学教过数学、英语,也教授写字。初到公安镇中心小学,他发现这里的教学环境并不乐观,硬件设施不完善,教学仅停留在基本的义务教育,更谈不上素质教育或全面发展。
“这几年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后,校园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校容校貌日新月异,阅览室、心理咨询室、舞蹈室等功能室纷纷建立。”肖静告诉笔者。
功能室开拓了学生眼界。志愿者们建立了“少先队课外科技活动中心”,即科技室,里面摆满了学生亲手制作的小发明。一次上课,有学生问肖静为何会有白天与黑夜,肖静在黑板上画了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行轨道图,讲解地球自转与公转,讲了大半节课,三年级的小学生还是一脸疑惑。肖静索性把课堂移至科技室,拿出星球模型,让不同的学生举着星球模仿运动,学生马上就明白了。
还有一次,学生在观看视频时看到了无人机,非常好奇,一下课就围着肖静追问:“老师,你玩过无人机吗,好玩吗”“无人机里面没有人它是怎么飞起来的”……肖静有了引进无人机的想法,遂向母校桂林理工大学反映,成功购置了一架小型无人机,摆放于科技室,每位到科技室的学生都忍不住把玩,大大拓展了这些山里娃的视野和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