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感悟 >> 正文

“只有扎根泥土,才懂得人民。”

 

2023-09-01 09:48: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温热的午后,头顶的风扇嗡嗡作响,顿然觉醒,自己已经工作一年之久......逝去的时光,将最初的稚嫩带走,留下了干练与成熟。

  一抹“志愿红”
  镶嵌在乡村振兴蓝图中

  “叮咚~”,清脆的消息提示音将我的思绪拉回到现实,是领导安排的写作任务。脑海里开始构思文本的框架。这一刻,是被认可,被信任,被需要的。对于一个工科生来说,写作真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这一年也是有收获的,在领导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写的文章先后在人民网、人民论坛网、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等刊发。

  黄文秀书记的驻村日记里有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只有扎根泥土,才懂得人民。”这一年,我主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黄文秀书记日常工作的不容易。下乡走访了解民情、民意,为民出谋划策,解决民之所忧,乡村振兴工作的担子还是沉甸甸的。很庆幸自己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能够回到家乡,加入到乡村振兴这支大队伍中,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下乡了解民情民意

  繁忙的时间段,你总能在办公室里见到一个清秀的小身影忙忙碌碌在工作。“小何呀,这个材料打印好了没?”“小何小何,明天开会的签到册、会议材料都准备好了没呀!”“小何,看看你的微信,工作安排都给你发过去了。”没错,忙碌的小身影正是我,每天都在充实的工作中度过一天,心中的开心和满足已经远远超过身体上的疲倦。

  业务能力在不断地精进,工作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这一年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肯定,自己也在岗位上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虽然一开始作为工科生很苦恼写作这件事,然而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件“趣事”。看遍村里百态,才知道做好宣传工作是提升村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认真可以做好每一件心中所想之事。现在我想做的就是尽己所能,在所剩不长的服务时间里,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一抹“志愿红”
  舞动在志愿服务活动舞台上

  零星小事汇聚成汪洋大海,小爱汇聚成无疆大爱。春之初,志同道合的我们又一次汇聚在一起,只为携手共创春天的一抹“志愿红”。

  套上小红马甲,在微凉的春日里,我们开始了行动。走街串巷只为将知识传送到每一个角落,让知识真正的普及到家家户户,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也让居民们了解到事情的发生的严重性。我们主要围绕防溺水、防艾滋、防事故等方面做好知识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的过程中也会耐心地解答居民提出的疑问。事情虽小,但是认真去做了就是有意义的,小爱终将汇聚成大爱。


发放科普宣传单页并解读

  踏着小步伐走进社区,迎面望去是一群群稚嫩的小脸。没错,今天我们开展的是辅导小朋友寒假作业的活动。小朋友们从家里把寒假作业带到社区会议室,这场为期一上午的作业辅导正式开始。我开始认真地检查坐在我身旁的小朋友的作业,耐心指导他把未写完的作业完成,把已经完成但还有的小错误及时改正。整个上午,我讲解得有点口干舌燥,但是心里是暖的。


耐心地辅导寒假作业

  一次实践,一次难得的回忆,一次有意义的辅导。志愿服务是我们工作之余最有意义的活动之一,也是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应该去践行的初心与使命。让我们携手共同去创造一场不一样的西部之行,让义无反顾回乡的梦想再多一点意义。

  一抹“志愿红”
  散落在乡村振兴岗位上

  依稀记得返回服务地时,我给自己定下了西部之行的准则“用态度规范行为,用原则守住底线,用初心完成作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责任与义务”。

  乡村振兴还在路上,我们也还在路上。一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一年在基层,接触群众、了解群众、深入群众,提高了业务能力,真正把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践行到工作中。初心不忘,乡村建设需要活力,作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我们正是这活力的源泉。同行的志愿者一共17人,我们各自分配到不同的乡镇,各司其职,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与同事在乡村振兴工作岗位上奋斗

  我服务的乡镇在白宝乡人民政府。初次走进政府大门,和我所想的差不多,环境是艰苦的,但想为民办实事的初心始终不动摇。乡镇是基层,是磨炼年轻人的大熔炉,是提升各方面技能最好的训练基地。于是我暗下决心,“一定要珍惜这两年甚至比两年更长的时间,学知识,学技术,学到为人处世的能力,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为民办实事”。这一年,我的每一天都是充实的,每一天都能学到新的知识。

  热风扑面而来,心中的星星之火还在燃烧。初心不忘,信念还在,梦已实现了一半,一路走来酸甜苦辣咸。在未来不多不少的日子里,我将会继续坚守一份信念、一份初衷、一份情怀,让此次的西部之行值得留念、值得回忆,让自己的青春不留遗憾,让梦想之花绽放在美丽的广西大地。

  (作者:何奕颖,2022年西部计划志愿者,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服务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全州县白宝乡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