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感悟 >> 正文

去有风的地方体验别样风采

 

2023-02-09 09:25: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大四的那年夏天,我决定去祖国的西部,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砺自我。于是,我怀着满腔热情报名参加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来到了祖国的西南大地——贵州。

  时间已经过去半年了,但我依然很清楚地记得来单位报到的那天。出了机场到单位的那段旅途,是我一生都忘不掉的回忆。路上看到的山很矮,一座一座地分割开来,就像我们山西的窝窝头一样。天很蓝、很干净,云朵也很白、很低,就停留在山头上,仿佛伸手就可以碰到。坐在车里,打开车窗吹着风,看着这如画般的风景,真是惬意极了。

  报到那天,有很多跟我一样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大家相互介绍认识,当知道我是山西人后大家很惊讶,因为在大家的印象里山西很远很远,后来我了解到在贵州的山西人的确寥寥无几。

  我服务的单位是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永增村,距离贵阳有四十分钟的车程。步入岗位,我就开始了工作。最初的工作是跟着村支书还有其他同事下组入户、巡山巡河,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风土人情等等。后来我负责村里与农业相关的工作。工作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因为村子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留一些老人在村里,老人家听不懂普通话,只能用当地的方言进行交流。在工作中遇到交流问题,还得麻烦单位的同事用普通话帮我翻译一遍。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到了贵州我才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一天里不停地下雨,我身上总是湿湿的、黏黏的。山西和贵州,同样是八公里的路程,但是骑自行车的感觉却截然不同。

  我的专业是戏剧影视文学,当今是互联网短视频兴起的时代,我的专业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在永增村拍摄美景,宣传当地旅游资源等等。永增村是个景区村,闻名遐迩的潮井神泉奇观就在这里,还有十里粉黛花海和百亩荷花池等等。在完成日常工作后,我尽我所能宣传村里的旅游景点,为带动永增村的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工作之余,我拿上相机去村里随处转转,拍一拍随处可见的美景,分享给我的朋友们。朋友们很喜欢我拍的照片,但更喜欢照片里的贵州,他们说一定要来贵州转转。

  来到贵州,结识了善良的布依族人民,尝到了贵州本土特有的辣椒面,浅试了一下只听过名字的折耳根,欣赏了贵州独有的傩戏。来到贵州,第一次知道自行车在贵州不能算是交通工具,第一次知道三鲜包还可以是甜的,第一次知道蜂蛹也可以是一道美食,第一次闻到了水稻的香味,第一次在现实中看到喀斯特地貌,第一次尝到了杀猪饭……

  西部计划的伙伴们来自天南海北,有西藏的,有湖南的,还有贵州其他州市的。我们相遇在这里,一起外出学习,参加党校培训,更好地服务基层、服务人民。我们一起参与疫情防控,一起巡山巡河,预防事故发生,保护山川河流。虽然相识的时间不长,但早已积累了深厚的友谊。

  我单名一个“贵”字,很多朋友说看来你和贵州有缘分,注定要来贵州。每每听到类似的话,我都会心一笑,或许命里注定,或许本该如此。趁年轻,总要出去走走,见识见识外面的风景。到西部去,作奉献、受锻炼,到广阔天地之间大显身手,让自己的青春在贵州这片大地上展现出别样的风采。

  (作者:郭贵,2022年西部计划志愿者,现服务于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长寨街道永增村。)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