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2 15:0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筑梦不以山海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西行四千公里,我从南京邮电大学跨越山河,穿越沙漠,终于在夕阳落入地平线之前,来到了新疆石河子市第二十九中学,开始了我的支教生涯。
短短四个月的支教生活,别样的西域风光,独特的风俗习惯,还有那些质朴、灵动、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如同一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展现在我面前。
与孩子们的第一次相见,是在教师节的前一天。那天下午,我在班主任路老师的陪同下,第一次走进了八年级一班。
“同学们好,我姓陶,是新来的数学老师。课堂上我是你们的陶老师,生活中我是你们的桃子姐。接下来的日子里,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一起学懂数学、学好数学。”
讲台下,48个孩子的灼灼目光,让我感到了期待与鼓励,也担上了压力和责任。
春风化雨禾苗长
在正式接手教学工作前,路老师给了我一份学生成绩单。看到成绩单上不佳的数学成绩,我当即目瞪口呆。
第一堂课,更是让我遭受到了“痛击”——课堂氛围不活跃、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和我尚显稚嫩的教学能力,使得课堂成效不够理想。
这样的局面让一开始满心期待、跃跃欲试的我备受打击。我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调整自己,沉下心来,主动向老教师们汲取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的经验,积极去听老教师们的模范课堂,学习他们的课堂管理方法。
在接下来的每次授课前,我都会提前查阅资料、认真准备课件、进行课堂预演。考虑到数学公式枯燥难记,知识点晦涩难理解,我仔细地斟酌如何把知识点讲得更通俗易懂,同时又不显得过于枯燥。尤其在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上,我试着在讲解的时候加入了一些动画内容,将难懂的抽象知识转化成了生动的图像。
在我的努力下,孩子们渐渐地对奇妙的数学产生了兴趣,主动投入课堂学习之中,不仅课堂纪律大有改善,课后遇到不理解的问题,他们甚至还主动找我求助,希望能放好看的“动画片”来帮助理解。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总结出了“四步抓”的方法:
抓课堂:充分抓住课前五分钟,对上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简单回顾。在导入新课时,结合身边事举例,化抽象为形象,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抓作业:在“双减”政策的引领下,布置“精练”而有特色的作业。根据学生们基础能力的不同,分层布置作业,在布置基础习题的同时,增加少量的思考题,使得所有孩子都能得到针对性训练。
抓课后:每周周一和周三的中午,我开设了午间小课堂。周一专门针对基础知识不好的学生,进行巩固基础的训练,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周三专门针对学有潜力的学生,进行提优辅导;除此之外,我会专门留出时间给学生们进行答疑,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为中考数学打下好的基础。
抓学生:我鼓励学生们发表自己对于问题的想法。不论对错,我总会赞赏他们的主动思考。一部分本就乐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在我的夸奖中树立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对数学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而其他内敛的孩子也在他们的带动下开始试着慢慢表现自己,课堂的气氛逐渐变得积极、活跃。
躬耕桃李化春泥
刚到石河子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城市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荒凉和贫苦。我当时心想:这样的地方真的需要支教服务吗?但经历了一段时光,我渐渐找到了答案。
班里的大多数孩子都因父母的离异或外出打工,在成长的道路上缺少了长辈们必要的关心,如何通过校园教育帮助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成了一大难题。
我深知,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我并没有因此丧失信心,而是学着一点一点建立起与孩子间的信任。通过谈话、写信等多种形式,走进学生的生活与内心,尝试为他们解开心结,做他们成长路上的知心朋友。
前段时间,在我的班上,一个爱出风头的小男孩严重影响了课堂纪律,想通过谩骂同学的方式引起别人的注意。针对这种反常的行为,我尝试与其父母电话沟通。通过沟通,我大致了解到这个孩子在家里有时会被父母忽视,孩子渴望得到关注的心情和积压许久的怒气累积起来,形成了问题。
针对他的情况,我向男孩父母提供了一些建议,希望父母能尽力改善家庭的氛围,和我一起共同教育好这个男孩。后来,我发现他在课堂上注意力越来越集中,还有好几次都试着举手回答问题。现在,他已经能认真仔细地完成自己的全部作业了。虽然完成速度比较慢,但我已经看到了他学习态度的转变。我相信只要坚持住,他一定能取得成长与进步。
志愿真情终难忘
二十九中的每一位老师都会和内初班的四个少数民族孩子结亲,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活动。我很开心能与四位学生建立起深厚的友谊,这四个孩子中有柯尔克孜族的,有维吾尔族的,也有哈萨克族的学生。
我在课后也常去学校食堂陪她们一起吃饭,去宿舍跟她们谈心,聊聊在学校发生的趣事。四个女孩子也经常借用我的手机和她们远在南疆的父母视频聊天,并把我介绍给她们的父母。
11月气温骤降,一直生长在南方的我,由于不适应北方的天气,染上了风寒。班里的孩子们知道我生病的消息后,都纷纷发来关心与问候。班主任路老师还专门给我送来了水果,她转告我说:孩子们都希望我尽快康复,早点回来给他们上数学课。
简短的交流,真诚的话语,这一切都是那么简单美好。我顿时感到:自己付出的真心都得到了学生加倍的回应。以真心换真心,真的是件很幸福的事情。
在这段支教时光里,除了教学任务,我还积极参加了一些学校团委和项目办组织的活动。在石河子第二十九中学少年军校军事技能大赛中,我担任活动的主持人,见证了学生们进行分列式训练的飒爽英姿。
在项目办的组织号召下,我们一行四人参加了神仙湾义务植树,亲自拿起铁锹,满怀希望的种下一颗颗树苗,深刻体会了绿化荒山的喜悦。
之后,我们还参加了壹基金温暖包分装活动,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身虽冷心却火热,将一个个满含希望力量的礼物,打包成盒,为需要帮助的孩子们送去温暖。
“千里奔波无所畏,同欢桃李共培栽。”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
从初来乍到,对支教充满了向往和期待,到现在时间过半,对孩子们多了责任和牵挂。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对我来说并非易事,但只要拥有一颗奉献的心,一颗感恩的心,生活永远是美好的。
六个月的时光,我为孩子们带去了外面世界的知识和见闻,而这里也给我的人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是我人生中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
剩下这半年,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陶琳华,女,南京邮电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兵团分队成员,现服务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第二十九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