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志愿感悟 >> 正文

从西部再到西部皆是我“故乡”

 

2022-02-25 14:46: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投身于西部大开发的宏伟事业,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挥洒青春。我是生在西部,长在西部的孩子,我永远忘不了家乡孩子们对读书的渴望,对走出沙漠看看世界的渴望。虽然我后来去过了很多地方,走过了很多路,但我仍然惦记着心中的梦想。

  我的家乡是位于塔卡拉马干沙漠边缘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伽什县。我的家乡曾经是一个自然环境艰苦,教育资源缺乏的国家级贫困县,到2020年我的家乡才顺利脱贫摘帽。

  在上初中时,我遇到了一位来自河南的支教老师。他上的第一节语文课我至今历历在目。那一篇课文题目叫《在山的那边》。老师在讲这篇课文的时候,鼓励我们说:“偏远地区的孩子也要有自己的梦想,虽然我们所处的环境很艰苦,但是我们从小就应立大志,要有走出大山走出沙漠的勇气,要用知识的力量来改变自己的人生。”老师的这些话,激励着我从那一刻起开始努力学习,并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走出沙漠。

  2013年,我考上了浙江省海宁市第一中学新疆高中班。我带着父母和父老乡亲们的殷切期望,从祖国最西部来到浙江求学。从此浙江成为了我梦开始的的地方。在高中求学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我的培育,感受到学校和社会对我们新疆学子的关爱。这一切让我倍受感动。所以我一直心怀感恩,想要用自己的方式来回报社会,回报帮助过我的人,传递这份爱和温暖。

  热心公益,回报社会

  志愿始于心,奉献在于行。

  2017年我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来到大学以后,我不忘初心,积极投身到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中。服务同学,帮助他人。一片片爱心,构筑一座座爱的桥梁。我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学生阳光工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带着用公益之光,点亮教育梦想的初心,赴广西融水县和陕西镇巴县开展了实地调研和线下支教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书’写未来,筑梦山区”公益捐书活动。课余时间,我组建领航行动阳光工程”互联网+“公益支教社会实践队给广西融水、云南红河等地学生进行公益支教,积极参加“‘三航青年‘助力脱贫攻坚‘山区筑梦‘工大领航行动”,通过“互联网+”公益支教的方式,丰富偏远地区学生的第二课堂,力所能及的为偏远山区孩子带来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用知识的力量传递爱和温暖。

麦吾兰·麦麦提敏到社区进行教育帮扶。

  2020年疫情期间,原本在西安市政府参加寒假见习的我,第一时间响应学校招募志愿者的号召奋斗在校园疫情防控岗位上。志愿帮助困难群众提供各项服务,配送三餐日常生活用品,连续志愿服务时长超过830小时。

  奉献爱心,收获感动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2020年在上大四那年,我报名报名参加了研究生支教团,选择了支教,通过教育帮扶的方式为国家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2021年7月,我来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在社区,我参加七彩假期·情暖童心志愿服务活动,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航空知识科普等主题,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看着孩子们脸上露出天真的笑容,我感受到用知识的力量回馈社会的意义。

  奉献时间,收获充实

  奉献的时光,你我都在成长。

麦吾兰·麦麦提敏为学生辅导功课。

  2021年8月,我在盐池县第三中学教授七年级英语、道德与法治课程。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成为了孩子们喜欢的、家长们放心的支教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之余,我积极发挥自身特长,担任了盐池县第三中学女子足球队助理教练,促进支教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还参加了团县委组织的各类志愿活动,如中秋节、教师节晚会表演,加入盐池县“809000”青年宣讲团,主持开展了宣讲“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活动,传递青年人的一份炽热之心。


麦吾兰·麦麦提敏训练学校足球队。

  从西部来到西部,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希望用不算很长的一年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付出汗水收获成长;用行动告诉孩子们,心怀感恩之心,立大志,走出了大山,用知识和爱传递温暖,建设家乡,让我们的国家变得的更好!

  (作者:麦吾兰·麦麦提敏,西北工业大学第23届研究生支教团盐池分队志愿者,现服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李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