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作品展示 >> 正文

援疆小说《燎原》第八章 白色海洋(上)

 

2014-04-09 13:34: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李彦龙

  慰问结束后,祁俊飞等人将孩子们送回学校。孩子们非常舍不得和蔼可亲的哥哥姐姐,阿娜尔汗拉着祁俊飞的手说:“哥哥,你下次再来找我玩,要在我们上课的时候。”祁俊飞哈哈大笑,“你这丫头,好,哥哥下次专门等到你上课的时候找你玩,可是,阿娜尔汗,你要好好学习,听老师和妈妈的话。”阿娜尔汗大眼睛望着祁俊飞,使劲点头。

  张妍拉着杨光照的手,对他交代说:“爸爸妈妈不再身边,你也要听爷爷奶奶的话。有开心的不开心的事,要跟姐姐讲。还有,功课有不会做的,也要跟姐姐讲,好吗?”张妍没有以老师自称,比起老师,她更愿意成为杨光照的姐姐。杨光照略有些羞涩,他盯着张妍,说不出一句话。但是,通过半天的接触,他更加喜欢这位姐姐老师了。

  活动结束后,祁俊飞没有回宿舍,而是和丁晓天直接来到空荡荡的机关,机关的干部下连队拾花还没回来。一想到拾花,他心里又想到了职工的棉花田。几百亩的棉花需要人工采摘,用什么办法才能采摘完?

  突然,他灵光一现——有主意了。

  下班了。太阳开始渐渐下沉,圆盘似得的落日把偌大的天空渲染得通红,窗外的夕阳那么美丽,可莫棠却没有心思去欣赏。自他从290团回来后,一直郁郁寡欢。

  薛振邦和方强的打架事件,经过莫棠的认真调查,他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原来,首先动手的并不是薛振邦,而是方强,方强早对薛振邦有意见,他认为薛振邦处处与自己为难,是故意为之。郭庆文没有走的时候,他在两人中间调停;而郭庆文请假回家后,方强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愤怒,更让方强生气的是,不了解真相的薛振邦竟骂郭庆文是个逃兵,根本不配做党小组组长。这也是方强动手的原因之一。

  方强没想到自己会拿起板凳打薛振邦的头,也没想到薛振邦竟呆呆地站在原地,忧伤地望着自己,殷红的血从薛振邦的脸上顺流而下,他更没有想到,自己对薛振邦也怀有恻隐之心,竟会后悔自己对薛振邦动手。但他却对薛振邦是否送医院犹豫不决,梁诗慧怕事情弄得更糟糕难以收场,陪着薛振邦到医院做了伤口处理。

  莫棠将290团五名志愿者召集起来,说出了自己的意见:为了方强和薛振邦两人不被通报批评或开除,他不会将两人打架的事告诉王凌,他请求其他志愿者对此事保密;他又建议梁诗慧暂任党小组组长,负责协调290团志愿者各项工作。对于他的意见,所有人都表示支持,或许也是无奈之举。

  可莫棠仍隐约感觉不安,心里像有一只虫子在不停地爬,他最担心的是290团志愿者经过此事后,仍像一盘散沙,不能团结一致,他担心方强和薛振邦两人矛盾依旧,虽然现在两人握手言和,虽然现在一切风平浪静。

  霞光顿时收敛了余光,太阳完全隐没,天黑了。他想到宿舍的仲胜立和朱小波等他回去做饭,便整理杂乱的办公桌。正在这时,他接到祁俊飞的电话,祁俊飞在电话对自己求助,他想都没想便回答:“没问题,我明天一早就向王书记汇报。”

  翌日,莫棠来到王凌的办公室,向她建议团委组织一次活动,在职志愿者到286团采摘棉花。王凌思考片刻后,问道:“286团?是祁俊飞的主意吗?”莫棠“嗯”了一声后,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王凌,王凌又问:“我听他们团领导说今年缺很多劳务工啊,是这样吗?”于是,莫棠把祁俊飞告诉他的286团面临的困境,不动原意地告诉了王凌。

  王凌盯着面前的电脑,思忖片刻,说道:“为什么不发动更多的人去呢?既然是286团面临的困难,这何尝不是我们一零五师面临的困难呢?我的意思是,除了发动在职的志愿者去摘棉花,我们可以再组织民族中学、高级中学的学生去劳动一天,也是一种锻炼,你看行不行?”王凌一句反问征询莫棠的意见,莫棠对这个结果简直是喜出望外,一百分满意,要不是站在王凌面前,他一定会高兴得跳到天花板上。他连连点头,装作淡定的样子说:“好。按领导要求去办。”王凌的决定让莫棠之前的郁闷烟消云散,他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祁俊飞。

  王凌跟民族中学、高级中学的校长打过电话,请学校安排一天的时间,让同学们到团场摘棉花,一是缓解团场之急,二是丰富学生们的课外实践活动。莫棠作为整个活动的联络员,他不停地协调,不停地接打电话,最后事情终于尘埃落定:师民族中学、高级中学部分师生近八百人到连队帮助职工采摘棉花。而286团的祁俊飞通过梁新雨和刘鑫,也组织了团中学近四百多名学生。

  拾花这天,中学的学生由本校老师组织带队前往286团,志愿者一行由党支部书记莫棠组织。

  当志愿者在师机关前的广场聚齐后,莫棠只见所有志愿者头戴白色志愿者帽子,身穿深蓝色外套,帽子和外套是兵团团委为西部计划志愿者统一配发的,上面印有红色的志愿者服务的标志。两辆大巴车载着两届七十多名志愿者前往286团。其中,今年这届志愿者除郭庆文和祁俊飞等11人外,共59名。此外,上一届15名在职志愿者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不止是上一届志愿者热情不减,连师团委的王凌书记、杨萍和冯铮也主动加入到拾花的队伍,他们既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

  大巴车从博市出发,一路向西,王凌在车上向志愿者普及兵团的棉花种植情况:西疆兵团是国家棉花种植大户,棉花单产和人均占有量居全国第一。虽然兵团已实现了机械化采棉,但有些种植地因处于偏远地带,仍采用传统的人工采摘方式。这就造成了每年西疆兵团大量引进劳务工,内地劳务工纷纷来兵团“淘金”的现象,他们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拾花工”,这种现象每年在兵团也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但286团今年引进的拾花工远远不能满足人工采摘的需求,这才有了一零五师千名学生和志愿者赴团场拾花的壮举。

  这时,莫棠对王凌耳语几句,王凌笑着点点头,然后,莫棠走到车道中间,开口大声说:“大家还记得秦聪在中秋晚会上演唱的自创歌曲《我明白》吗?王书记同意将这首歌作为我们一零五师志愿者之歌,朱小波,你先唱一遍给大家听吧。然后我们一起再唱。”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