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文化 >> 作品展示 >> 正文

援疆小说《燎原》第一章:征程路上(上)

 

2014-02-14 11:53:00   来源: 中国青年网   

第一章 征程路上

  如果青春是最美的时光
  那么 与你相遇
  是不是刻骨铭心
  终生难忘
  如果青春失去梦想
  岁月会不会隐没
  从此黯淡无光
  张开翅膀去飞翔
  向着理想飞翔
  飞到远方
  飞到向往的远方

  在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有一座热闹繁华的城市,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其分为三镇鼎力的格局,它就是江城。江城是荆楚省省会,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诗句,江城因此得名。

  骄阳似火。7月的炎炎烈日炙烤着素有“火炉”之称的江城,考验这个城市最后的底线,也冲击着江城市民对酷暑的心理防线。

  因为伏天的缘故,虽已是傍晚时分,气温依然很高,滚热难耐。只有在傍晚时分,人流才渐渐多了起来,大街小巷上才渐渐变得热闹。

  临近傍晚,太阳逐渐褪去火热的衣裳,空气仍旧闷热,城市就像一个大蒸笼,而来自地面的热浪就像蒸笼里的蒸气。江城火车站广场上,七八十名身穿蓝色T恤、大学生模样的人聚集在此,等待着T192次列车检票进站。一位约莫四十来岁、蓄着寸头的男人,正给这群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照合影,在按下快门的一刻,这群年轻人竟齐声喊出“西疆”,他们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个个斗志昂扬,像勇敢走上战场准备去战斗的勇士。

  这群年轻人的行为引得路人频频张望,从他们身后,可以清晰地看到蓝色T恤上印有九个醒目的白色大字——“新西部新生活新成长”。

  这群年轻人是参加今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应届毕业生,大学生志愿者。一个小时后,他们即将离开江城,奔赴西疆,在祖国的边疆开展为期一年至三年的志愿服务。可爱可敬的大学生志愿者,被社会及媒体亲切地称为“当代知青”、“当代雷锋”。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又称“西部计划”,它是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于2003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共同组织实施的大学生基层就业计划。西部计划从2003年开始,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每年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到西部贫困县的乡镇从事为期1-3年的教育、卫生、农技、扶贫以及基层社会管理和基层青年中心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当火车驶出江城火车站时,志愿者个个激情澎湃,斗志昂扬,大家都期待着未来,期待着边疆新生活。

  时至午夜,从江城开出的T192次列车到达中原省中州火车站。此时,偌大的火车站显得异常安静,人流不再熙熙攘攘。阵阵凉风拂过,沁人心脾。

  此时,中州火车站广场上,一个穿着蓝色T恤、戴着眼镜、又高又瘦的男生,神情紧张,四处张望,像在寻找走丢的人。他叫祁俊飞,是今年荆楚省前往西疆的的一名大学生志愿者,同时也担任着志愿者领队的职务。

  祁俊飞一边小跑一边环顾四周,突然在广场的报刊亭附近停了下来,他一个箭步向两个同样身穿蓝色T恤的人冲过去,那两人见祁俊飞跑过来,急忙抓起刚刚放下的行李箱,准备离开。祁俊飞手疾眼快,一把按住两人的行李箱,两人不知祁俊飞动作如此迅速,一个趔趄,差点跌倒在地。

  “马天成!李斌!你们两个快跟我回去!火车马上要开了!”祁俊飞的语气坚定如铁,目光如电,仿佛又穿透一切的力量。

  “不!俊飞,让我们走吧。我们决定不去西疆了!”

责任编辑:李彦龙